重磅!2023年中国及31省市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持续凸显不良资产处置公司的重要作用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信达(1359。HK)、中国华融(2799。HK)、海德股份(000567。SZ)等。
本文核心数据:国家层面不良贷款管理政策汇总;各省市不良资产管理政策汇总;中国不良资产管理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中国典型省市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目标
1。策略历史图
1999年,《关于成立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通知》和《关于成立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通知》相继发布,中国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宣告成立,开始经营全国性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2004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检测与评估暂行办法》出台,加强了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监管,直接促进了商业银行寻求不良资产处置渠道的需求。2006年,我国启动了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2012年,《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出台,对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进行了系统管理,为后续不良资产持续批量转让提供了规范参考。2022年《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将有助于资产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发挥不良资产处置优势。2022年下半年,财政部、税务局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人税收政策的公告》,对以物抵债的经营模式提供了税率参考,增值税按9%收取。
2。国家政策的总结和解释
——国家层面不良资产管理产业政策综述
整体来看,2012年以来,我国出台了许多与不良资产管理相关的政策,其中大部分是支持性政策,主要目的是促进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稳定发展,增强有效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能力。
——解读国家层面不良贷款管理行业发展目标
截至2023年,国家层面对不良贷款行业的系统性规划政策很少。2021年,财政部在回复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388号建议时提出,尽快建立统一的不良贷款交易平台,有利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规范交易行为,加强信息共享和行业监管。同时,作为国内最大的AMC公司,中国华融在2022年公布的公司“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公司将发挥“问题资产处置、问题项目盘活、问题企业重组、危机机构救助”四大业务功能,全力盘活存量资产,助推增量业务高质量发展。因此,总体来看,全国不良资产规划的总体方向主要是围绕建设统一规范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提高业务效率,同时着眼于盘活不良资产,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3。省级和市级汇总和季度政策
——31个省市不良贷款管理政策汇总
2021-2023年,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下,我国企业面临诸多困难,企业偿债压力巨大。因此,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越来越明显。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促进不良资产行业的规范发展,发挥不良资产处置在盘活资产中的主导作用,近两年我国各省市出台了多项政策,旨在帮助当地企业脱困。具体来看,我国各省市与不良资产相关的政策主要集中在鼓励资产管理公司提高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加强资产盘活能力。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渡过财务难关,防范潜在的财务风险。
——代表省市不良贷款管理行业发展目标解读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发布了金融领域的“十五”规划,其中多次提到对不良资产管理的规划。总的来说,这些计划主要着眼于发展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同时提高不良资产处置能力,盘活不良资产。
更多对该行业的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状况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要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家APP中找到,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