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酱油茅”神坛跌落?
在风云变幻的大江湖中,海天叶巍曾以茅台为神物,但时过境迁。如今,海天叶巍正面临上市以来最差的业绩答卷,与舒适区渐行渐远。如何打开新局面?
01、“酱油茅”的神坛倒下了?
2021年1月,海天叶巍的市值突破7000亿大关,将巨无霸中石油甩在身后,成为a股市值排行榜上名副其实的冠军。甚至与贵州茅台一起被无数投资者亲切地称为a股的“两大股水”。然而,在短短三年内,海天叶巍的最新市值已不足2000亿美元,蒸发了5000亿美元,这是一个美丽的泡沫吗?还是无奈的失落?
回到业绩基数,2023年,海天叶巍实现营收245.59亿元,同比下降4.1%。虽然降幅不大,但这是近十年来的首次收入下降。此外,据同花顺统计,2018年后,公司毛利率开始逐年下降。从2019年到2023年的五年间,毛利率下降了12个百分点。
增长率和毛利的下降实际上不仅仅发生在海天身上。通过对比千禾味业、加加食品、中炬高辛等几家调味品巨头近五年的业绩不难发现,它们大多处于下行区间,加加食品更是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在上市调味品巨头中,似乎千禾味业实现了V型反弹。
截至2021年底,海天叶巍的经销商数量为7430家,截至2023年底,这一数字已降至6591家。三年内减少了839家门店,这也引起了一些质疑。不过,海天叶巍官方回应称,“经销商数量与收入不成正比...更注重经销商的发展质量……”
海天的解释不无道理。毕竟,一些竞争力不足的门店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还不如大力发展优秀门店,才能为整体业绩做出贡献。然而,调味品已经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任何品牌想要让业绩回暖都比较困难。
回到具体产品板块,2023财年,海天叶巍酱油、酱料和蚝油三大王牌产品线分别实现营收126.37亿元、24.27亿元和42.5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83%、6.08%和13.74%。营收贡献第二的蚝油降幅最高,其次是营收贡献最大的酱油。
反观千禾味业,2023年,千禾味业营收同比增长高达31.62%,其业绩高速增长的第一功劳记在酱油板块。报告期内,千和味酱油贡献营收20.4亿元,同比增长34.85%,占总营收的63.6%。
何谦的例子似乎表明,即使在股市中,实现业绩增长也并非毫无希望。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餐饮业年收入高达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餐饮收入的两位数增长,势必利好细分调味品行业。因此,海天叶巍业绩下滑,这个“锅”可能不在大环境上,因为整个大环境相对有利。
当然,没有成交量就谈增长似乎有点流氓。毕竟,如果我们看板块收入的绝对值,海天酱油高达126.37亿元,是何谦的6倍。如果我们看看公司的整体收入,海天叶巍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对包括中炬高新技术、何谦叶巍和加加食品在内的调味品巨头的沉默。
从海天的体量层面来看,财报数据反映的增长意味着其对应板块的增量远高于中炬高辛、何谦、佳佳等。此外,在调味品江湖中,不仅有这些上市巨头在发号施令,还有超级巨头金龙鱼的跨界掠食,甚至像新和、东谷、太太乐等一些在下沉渠道或细分市场有自身优势的品牌也在蚕食行业蛋糕。
对于海地叶巍来说,重返高光真的不容易。
02、有没有重回“高光”的希望?
春江水暖鸭先知,没有人会先于公司本身感知到大环境的变化和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海天作为一款手机怎么可能不提前部署呢?事实上,海天的确尝试了多元化转型,也从未放弃过寻找调味江湖第二增长曲线的努力。
2023年7月,茅台跨界做冰淇淋,海天并不满意。之后,它迅速跟进,在贾政广场开了一家名为“酱温”的冰淇淋直营店。茅台主打酱香冰淇淋,海天主打酱油冰淇淋,确实吸引了一波关注。这种举动促进了业绩的增长,这可以忽略不计,但它为企业吸引了宝贵的曝光-30。
拉长时间线来看,海天叶巍甚至在毛利率不具吸引力的食用油、粮食等产品线进行了深度布局,实现了大米、食用油、酱油、酱料、蚝油、饮料等品类的全覆盖。当然,从长远来看,这些措施对叶巍海天的大板块是有利的,但对收入的增量贡献在短期内可能并不明显。
摆在海天面前的紧迫任务,其实是亟待加速的库存消化能力。
2023年,海天叶巍酱油、调味酱和蚝油的库存分别同比激增152.54%、165.68%和61.93%。海天解释称,库存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春节推迟,备货集中在这一时期的末尾。
据食品行业知名观察人士朱介绍,近两年来,海天味业一直处于舆论风波中,“酱油蛆”和“添加剂”问题未得到妥善处理,影响了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终端消费者对酱油并不那么忠诚,调味品市场的竞争也很激烈。海天味业(业绩)出现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换句话说,这些负面舆论对业绩的影响不容忽视。换句话说,通过实际行动消除这些负面影响,重建消费者的品牌心智,彻底消除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担忧,才是改善库存消化、让业绩重回正增长轨道的有效补救措施!
当然,从长远来看,海天叶巍仍有两大核心优势:品牌影响力和R&D创新力。
2019年至2023年,海天叶巍的R&D投资额分别为5.87亿元、7.12亿元、7.72亿元、7.51亿元和7.15亿元,是行业老二中炬高辛平均水平的近4倍,是行业老三千和微平均水平的近8倍。尽管在R&D的投资在过去两年略有下降,但仍远远领先于同行。
从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来看,海天叶巍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创下新高。这是公司业绩全面改善的前兆吗?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2024年,海天叶巍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等着瞧!
参考资料:
热搜!中国有防腐剂,国外没有添加剂。海天酱油回应“符合国标”——新黄河。
海天叶巍的业绩面临压力:经销商数量在两年内减少了1000家,经纪人下调了利润预测
关于海天味业的六大担忧有哪些是不必要且合理的?-金融杂志
没有5000亿元,海天神话终结——市值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