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力争到2025年整车生产制造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分析】
【/h/](来源:摄图网)
【/h/]6月13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具体发展目标。
【/h/]《行动计划》按照提升整车水平、强化配套产业、开拓更大市场、打造产业生态、赋能应用场景的逻辑主线,重点实施包括整车产能提升、重点配套档录入、智能网联突破、应用场景引导、出口动能牵引、后市场体系建设、技术创新驱动、资源要素保障等产业。
【/h/]根据《行动计划》,青岛将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25年汽车保有量达到40万辆,培育2家年产1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全市整车制造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
【/h/]《行动计划》还明确提出,到2025年,青岛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5%左右,汽车保有量达到45万辆左右。
【/h/]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青岛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全市汽车工业现有工业企业300余家,其中整车制造企业8家,整车生产能力130.2万辆。这为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h/]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蓬勃发展。
【/h/]新中国成立以来,汽车工业被提上了国策,汽车工业也被视为国家支柱产业。从1949年到1989年,在“外力”的帮助下,中国建立了坚实的汽车制造业基础,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开始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征程,并通过与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将中国汽车工业推向了更高的水平。1990年至2009年,自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如火如荼地开拓中国市场以来,中国汽车制造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同时,中国正式加入WTO,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对外开放并趋于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海外汽车企业进入中国汽车市场;而且,同期新能源汽车还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此后,中国率先发展新能源汽车。
【/h/]自2010年以来,中国开发了节能低排放的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成功开发了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现在打算培育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这与国家发布的规范性、支持性和规划性政策密切相关。
【/h/]企业数量:华东地区中大型企业较多,华南地区中大型企业占比显著。
【/h/]从我国汽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来看,2020年,华东地区有898家大中型企业,其次是华南地区的353家大中型企业。总的来说,华东地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
【/h/]注:图中数据仅根据各省市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计算,部分省市暂未公布,但该数据仍有一定参考价值。未公布企业数量的省市为天津、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西、上海、河南、海南、重庆、云南、宁夏、青海和新疆,下同。
【/h/]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大中型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比例,2020年,虽然华东地区大中型企业较多,但华东地区小型汽车企业较多。东北和华南地区的大中型企业数量虽然少于华东地区,但占比较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华南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发展竞争优势,东北地区可能具有一定的竞争潜力。
【/h/]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h/]随着中国新能源政策补贴的退市,市场进入过渡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趋势如下:
【/h/]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根据工信部2023年9月发布的《汽车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计划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00万辆。
【/h/]未来经济学家应用程序信息部分
【/h/]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h/]与此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专精特新巨头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和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h/]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人APP中找到,您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信息、企业发展尽在【企查猫APP】,最具性价比和功能性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