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寒武纪(688256);紫光国威(002049);美林数据(831546);从云科技(688327);科沃斯(603486);中科创达(300496);海地盛瑞(688787);戈玲深瞳(688207)等。
本文核心数据:人工智能业务总收入;2022年上市公司总收入
1。人工智能行业上市公司综述
人工智能产业的上游主要由硬件设备和数据服务企业组成,包括寒武纪、复旦微电子、紫光国威等芯片制造商和设计商,以及DataHall、美林数据、光云科技等数据服务商。中游以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企业为主,上市公司较少,包括虹软科技、从云科技、海天盛瑞、格凌申通等企业。下游是人工智能应用市场,上市公司有科大讯飞、科沃斯、广庭信息、四川机器人等
相对于一般的软件行业,人工智能行业的成本更高,导致企业难以增加收入,甚至面临亏损。从收入情况来看,人工智能行业整体收入规模并不高。上游芯片公司收入最高的是紫光国威,2013年一季度收入15.41亿元;中游上市企业中商汤科技营业收入达14.33亿元;下游企业中,中盛电子营收最高,达到132.22亿元。
从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来看,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北京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也比较全。
2。人工智能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对比
【/h/】从人工智能行业上市公司布局和现有公开信息分析,商汤科技注册资本在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汉王科技是最早成立的企业;从投标事件数量来看,汉王科技领先。
从现有的人工智能行业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分析,专利信息相对较多的公司是商汤科技,专利数量超过7000件;员工较多的企业也是商汤科技,员工7000多人。
3。人工智能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比较
从人工智能行业上市公司的业务布局来看,大部分企业主要以人工智能技术的算法研发和提供解决方案为主;少数上市公司是人工智能训练数据提供商,以海天盛瑞为代表。从区域布局来看,大部分上市公司在国外都有布局。
4。行业上市公司人工智能业务绩效比较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晚,发展快;目前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商汤科技和弘软科技,其中商汤科技营业总收入最高,达到38.09亿元。人工智能业务收入最高的是汉王科技,达到13.26亿元,毛利率46.33%。虹软科技和从云科技的人工智能业务毛利率最高,达到90%以上。
5。人工智能行业上市公司人工智能业务规划比较
根据上市企业人工智能业务规划/最新布局,各大企业通过升级基础设施、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平台建设等方式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更多该行业的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状况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家APP中找到,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