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mus利润约10000美元!马斯克承诺明年开始限量生产人形机器人,未来数量将超过人类【附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来源:摄影网
在当地时间6月13日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承诺特斯拉将于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擎天柱机器人,并于明年在自己的工厂测试人形机器人。
他预测“明年将有超过1000个或者上千个擎天柱机器人在特斯拉工作”。这些机器人可以通过直接的语音命令来执行任务。例如,人们可以说“请完成这些任务”,机器人就可以开始工作了。他们还可以通过观看人类操作的视频来学习和完成任务。
马斯克进一步指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可能会超过人类,可能会达到100亿到200亿。
他认为特斯拉有能力以每台1万美元的成本量产这些机器人,并以2万美元左右的价格出售,这意味着每台Optimus擎天柱机器人将为特斯拉带来高达1万美元的利润。
马斯克曾表示,虽然自动驾驶技术的市场价值可能达到5-7万亿美元,但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可能高达25万亿美元。
马斯克承认,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他表示,特斯拉正在迅速向这一目标迈进。
全球代表性企业布局:多方布局
目前人形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有多种方式布局,包括特斯拉、Open AI、亚马逊等。优比、小米、小鹏、玉树科技、傅里叶等国内企业也在布局。
中国仿人机器人产业全景图
仿人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厂商有无框架力矩电机厂上步科、空心杯电机厂上明志电器、减速器厂商绿谐、中立德和双环传动、控制系统厂商汇川科技、编码器和传感器厂商豪志机电、行星滚柱丝杠厂商长盛轴承、秦川机床等。中游仿人机器人的厂商数量较少,主要有特斯拉、小米、育碧、致远机器人等。下游应用广泛,不同行业厂商众多。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市场规模前景
随着政策、资本、技术的多维度赋能,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有望加速释放。未来的商业应用场景有望渗透到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马斯克曾表示,他设计特斯拉机器人的长期目标是让它们服务于成千上万的家庭,比如做饭、修剪草坪和照顾老人。目前仿人机器人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主要面向制造业、太空探索、生活服务业、高校科研等。预计在2025年,仿人机器人将有望实现制造场景应用的突破,小批量应用于电子、汽车等制造环境。
根据GGII 2023年5月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26年全球服务机器人中人形机器人的渗透率有望达到3.5%,市场规模将超过20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亿美元。按照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25%的数值计算,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拓展了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培育了机器人发展和应用生态,提升了机器人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自立自强。
2024年4月,在首届中国仿人机器人产业大会暨仿人智能峰会上发布的《仿人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到2024年,中国仿人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左右,到2029年有望扩大到75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32.7%,到2035年有望达到3000元。
未来经济学家应用程序信息部分
更多该行业的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仿人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书、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专业化、专项新巨头申报等解决方案。在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家APP中找到,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进行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信息、企业发展尽在【企业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