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加增持难止跌,ST证通内控被否连吃8个跌停,实控人会爆仓吗?
界面新闻记者|冯
回购和增持“双管齐下”,ST郑桐(002197。SZ)5月15日还是吃了第八个跌停。5月16日,ST证券盘中一度跌逾5%,收盘时跌幅收窄至1.99%。
8连跌的原因是ST郑桐在被出具负面内控审计报告后被戴上了帽子。与此同时,圣郑桐2023的业绩继续亏损。
市场也质疑实控人夫妇存在股票爆仓风险。圣郑桐人民回应界面新闻,尚未收到此消息。
业绩连续两年亏损,计提减值金额较大。
ST郑桐内部控制是否被否定,主要与几年前的资金占用问题有关。
4月30日,ST郑桐发布公告称,2020年以工程款名义向深圳市永泰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支付3998.69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款项已与其他应收款挂钩。审计机构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资金的最终去向,同时无法判断余额能否全部收回。认为上述重大缺陷使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无效,并于2023年对ST郑桐内部控制出具了负面审计报告。该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受到其他风险警示。
近两年,st证券没有盈利。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5.38亿元和7203.96万元。投资者关心神秘的3998.69万元工程款去了哪里,能否追回。
5月16日,ST郑桐董秘办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董事长已经亲自成立了相关团队,管理层包括该业务原负责人正在全力查清此事并进行整改,公司也在积极追回这部分款项。
ST郑桐主营金融科技业务、IDC和云计算业务,其中IDC和云计算业务收入占比超过70%。记者关注到,近两年,st郑桐在解释亏损原因时,ST郑桐都提到了减值的影响。
2022年,ST郑桐提到工程业务和金融科技业务中的部分政企客户因资金紧张或经营状况恶化,出现严重的信用逾期问题,导致延迟付款或付款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长期应收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3.24亿元。同时,计提存货和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约7846.03万元。
2023年提到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信用减值大幅增加,以及参股公司经营业绩不佳确认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进一步,在2023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st郑桐透露,基于谨慎性原则,调整了对客户付款确认的会计判断,增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约4000万元,而预计应收账款前瞻性系数与上年相比保持不变,增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700万元。
实际控制人爆仓的风险有多大?
戴帽和业绩持续亏损在二级市场反应强烈。从5月6日到5月15日,圣郑桐连续8次下跌。5月16日盘中一度跌逾5%,收盘时跌幅收窄至1.99%,为5.43元/股。
跌停下,ST郑桐抛出回购增持方案提振信心。
5月14日,圣郑桐发布公告。近日,收到董事兼副总裁杨毅仁、副总裁付德良、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程的通知函,拟于2024年5月15日起六个月内,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在二级市场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200万元。
5月14日,ST郑桐发布股份回购公告,拟于2024年5月15日至2025年5月14日完成本次回购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12元/股,回购总额不超过4000万元。若全额回购,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不超过333.33万股,回购股份数量最多占。
ST的实际控制人为曾胜强、许,曾胜强为ST董事长。至于实际控制人为何不带头增持,ST董秘办人士表示,目前是三位副总裁带头增持,董在增持或减持上会有更多的限制和要求。公司核心高管均同意公司支持增持计划。
据悉,目前,曾胜强、许分别累计持有4919.43万股、553万股,占其总股份的47%、55.19%。有报道称,上述股权质押的加权平均起始日参考价格在10.09元/股至12.69元/股之间。这种连续抛出的方案提振了股价,质疑实际控制人的股票是否存在空仓风险。
对此,上述董事回复称,股票质押并非原价质押,通常会有折扣率。目前我们还没有接到券商或者其他方面的通知说有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