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心脏瓣膜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h/]心脏瓣膜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为佰仁医疗(688198。上海)、蓝帆医疗(002382。SZ)、乐普医疗(300003。SZ)、信泰医疗(02291。香港)、祁鸣医疗(02500。香港)、贾培医疗(09996.HK)和健石科技(09877。HK)。
【/h/]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心脏瓣膜行业产业链全景,中国心脏瓣膜企业区域竞争。
【/h/]心脏瓣膜产业链全景梳理:产业化处于早期阶段。
【/h/]心脏瓣膜产业链的上游参与者是原材料供应商,包括生物材料、化学原料、钢铁和有色金属。其中,生物材料包括牛心包切片、牛颈静脉和猪主动脉瓣。对于中游心脏瓣膜替换和修复方案提供商而言,动物组织的采购量较小;外购化学试剂种类多,但整体外购化学试剂数量少;采购包装材料主要包括包装海绵盒、外包装袋、外包装盒、封签、彩页、产品说明书、纸箱等。,而且相对金额比较大。心脏瓣膜行业中游的主要参与者是心脏瓣膜置换和修复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TAVR/TAVI供应商、TPVr/TPVR供应商、TMVr/TMVR供应商和TTVr/TTVR供应商。下游应用涉及医院和医药流通企业。
【/h/]在心脏瓣膜产业链的参与者中,上游生物材料制造商包括氨基酸、百优达、董超生物等。,化工原料制造商包括国药集团、包装材料制造商以及钢铁和有色金属制造商。中游心脏瓣膜置换和修复方案提供商包括祁鸣医疗、佰仁医疗、微创心通、信泰医疗等。下游医药流通企业主要包括国药控股和上海医药,医院是心脏瓣膜置换修复方案的主要应用场景。
【/h/]心脏瓣膜产业链区域热力图:上海最为集中。
【/h/]根据企业查询数据显示,江苏是我国心脏瓣膜企业的主要注册热点。截至2023年12月初,江苏共有59家相关心脏瓣膜企业,排名第一;其次是江苏和广东,分别有49家和43家。
【/h/]从我国心脏瓣膜产业链的区域分布来看,心脏瓣膜企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其中,上海的心脏瓣膜产业链较为完整,涵盖上游医药化工原料生产、中游心脏瓣膜置换修复方案研发、下游药品流通等环节。
【/h/]心脏瓣膜行业代表性企业发展现状
【/h/]在主动脉瓣疾病方面,目前在中国获批的TAVR产品包括两家进口制造商(爱德华和美敦力)和四家国内制造商(祁鸣、新通、贾培和捷诚)。从产品成熟度来看,进口强于国产;从NMPA的审批进度和中国的市场渗透率来看,国产强于进口。
【/h/]注:TF指股骨入路,TA指心尖入路;SE是指自膨胀机制,BE是指气球膨胀机制;BP指牛心包,PP指猪心包;价格是终端价格。
【/h/]在肺动脉瓣疾病方面,国内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产品研发进度不逊于海外,有望率先实现市场突破。目前,全球TMVR市场有20种在研产品。海外研究公司包括爱德华、美敦力和雅培。其中,只有雅培Tendyne于2020年2月获得CE认证,是全球TMVR基准产品。国内已有6款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宜信医疗的MitraFix进展最快,有望在国内率先获批。
注:TF指股骨入路,TA指心尖入路。
【/h/]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心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状况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要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家APP中找到,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