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商业实质交易致业绩调减,三川智慧三季报“出错”惹监管关注
界面新闻记者|牛启昌
由于会计差错,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降。1月3日晚间,三川智慧(300066。SZ)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被要求说明本次会计差错更正的具体原因,相关责任人及公司拟采取的问责或处理措施,以及处理结果。
2023年12月29日,三川智慧披露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显示,经公司自查发现,赣州天河永磁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河永磁)2023年存在未发生实质性商业交易,未按总额法对商品进行实质性控制而确认稀土氧化物贸易收入的问题。
对此,三川智慧决定更正上述事项中的会计差错。更正后,2023年1-9月营业收入减少2.21亿元,占已披露当期营业收入17.38亿元的12.69%;减少202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26万元,占当期已披露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的4.84%。
具体来说:
2023年8月至9月,天合永磁稀土氧化物购销业务无商业实质和商业合理性,涉及采购金额7173.63万元,销售金额8766.02万元,产生毛利1592.39万元;
2023年3月至7月,天河永磁的稀土氧化物交易业务未实质性取得商品控制权,也未实质性承担存货的主要风险。天河永磁在这类交易业务中的地位属于代理商,按毛法计算原始收入为1.35亿元。按净值法调整后,收入应为212.74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总部位于江西鹰潭的三川智慧,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R&D、水表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目前其主营业务分为智能供水和稀土资源回收两大板块。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江西三川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84%。
“销售业务没有商业实质,没有商业合理性,意味着交易可能不是为了实现正常的商业利润,而是为了实现没有商业价值的非经济目的,缺乏经济实质和合理的商业目的。”河南金泽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界面新闻,没有商业实质,比如交易价格严重高于或低于市场价值;所销售的产品或服务不常见或不常见;交易涉及金融、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交易使用非法资金和非法渠道。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付建认为,缺乏实质性的销售业务会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失真,不能反映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投资者基于这些失真的财务信息做出投资决策时可能会被误导,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如果大量企业参与非实质性交易,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质量下降,因为这些交易并没有真正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付建告诉界面新闻,非实质销售业务不仅对社会、民生、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违反法律规定,给相关企业和个人带来法律责任。因此,上市公司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交易具有商业性质且合理。
上述会计差错导致的业绩下降也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询问三川智慧拟采取的问责或处理措施及结果。
根据关注函,深交所要求三川智慧说明本次会计差错更正的具体原因,相关责任人及公司拟采取的问责或处理措施及结果,上述事项是否反映公司内部控制、财务核算等方面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公司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时间安排,以及目前为止的整改情况及结果。
深交所还要求三川智慧说明两项会计差错更正前后的会计处理,更正后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并说明了公司对天河永磁在日常经营、财务核算、重大决策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天河永磁在采购与付款、生产与库存、销售与收款等方面内控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另外,年度会计师需要说明本次会计差错更正是否反映了公司内部控制和财务核算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否设置了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根据深交所要求,三川智慧必须就上述事项做出说明并于1月8日前向社会公开披露,同时将相关说明材料抄送江西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部。
界面新闻注意到,2023年6月,三川智慧也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当时质疑其存在因高溢价收购而进行利益输送的情况。
2023年6月6日,三川智慧披露,拟以6240万元的价格收购周、陆、彭、刘风云、彭鲁生持有的赣州吉盛科技有限公司8%的股权。按照收益法计算,上述对价的增值率高达208.52%。
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本次交易的协同性、购买吉胜科技的原因及其对公司的影响、本次交易评估增值的合理性和定价的公允性、是否存在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问题。
业绩方面,根据三川智慧修正后的财报,虽然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5.1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3.49%,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1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7.66%。
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下,三川智慧曾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5.12%,主要原因是处置子公司江川水务产生损益6148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此外,稀土板块因稀土氧化物价格大幅下跌而出现业绩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