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国企改革任务明确:涉及考评体系、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 解码三中全会
记者袁昕
新华社7月21日受权全文播发《中国共产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国企改革明确了一系列具体任务。
【/h/]《决定》提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国有企业促进原始创新的制度安排;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制度,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推进能源、铁路、电信等自然垄断环节自主经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等等。
决定提到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体系,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评价体系,核算国有经济增加值。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对界面新闻表示,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考核体系已经难以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考核指标应紧密围绕企业的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和承担的主要任务,确保考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考核指标应涵盖企业的财务绩效、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等方面,充分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周对说道。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产教融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兴国指出,分类考核是基本要求和改革方向,战略任务考核和增加值核算是两种考核方式。对于公益性国有企业,更应重视对其战略使命的考核;对于竞争性的国有企业,更应该重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考核,也就是更应该重视增加值的核算。
决定中提到,国有资本要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和公益性领域,向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完善国有企业促进原始创新的制度安排。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
刘兴国表示,上述三项安排,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提升核心功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他解释说,决定强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瞻性投资布局,不仅停留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般领域,而且具有前瞻性。“原始创新制度安排”继承和发展了“原始技术来源”的说法,即要着手构建原始技术来源的长效机制和规范制度。深化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意味着两类公司试点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总结经验,深化新一轮两类公司建设。
决定提到,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自主经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分析人士指出,能源、铁路等行业具有自然垄断属性。长期以来,这些领域国有资产规模巨大但市场竞争不充分,一些行业可能利用垄断优势随意扩张。
刘兴国认为,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垄断环节和竞争环节的分离,二是竞争性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比如电信行业,我们可能会开始对自然垄断领域的基础网络设施和相关服务业务进行有效分离,明确哪些是基础网络业务,哪些是市场化服务业务。
他进一步指出,对于市场化服务业务,一是在现有基础上引入市场化机制,进行市场化运作;未来将放开社会资本的准入限制,在竞争性领域实现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借助市场竞争推动国有经济更好发展和自然垄断行业高质量发展。
周说,在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中,,推动自然垄断环节与竞争性环节分离,根据竞争条件采取拆分重组等不同方式,剥离竞争性环节,引入更多经营主体参与公平竞争。其实质是让价值规律、竞争、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能源行业为例,她说,电力方面,要进一步放开经营性发电用电,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改革输配电价监管机制,竞争性环节上网价格全部由市场决定;实现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运行,推动形成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油气方面,推进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
此外,对于铁路行业,周表示,要深化铁路行业改革,促进铁路运输经营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整合铁路集装箱、特种货物、快递等专业运输企业,加强铁路行业监管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