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抢先看|18家公司净利预增超10倍,合成革龙头安利股份问鼎A股“预增王”
界面新闻记者|尨彧
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截至7月21日晚间,已有165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预喜公司占45%,预亏公司占39%,预减公司占16%。
具体来看,根据choice的统计,在已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749家公司预喜(预增+预亏),259家公司预减,642家公司预亏,5家公司类型不确定。
净利润规模方面,目前有8家公司预测净利润上限超过50亿元。中国神华(601088。SH)预计最大净利润306亿元;其次是紫金矿业(601899。SH)154.5亿元;此外,中国铝业(601600。SH)和长城汽车(601633。SH)预计净利润上限超过70亿元,而国电电力(600795。SH)、潍柴动力(000338。SZ)、洛阳钼业(603993。SH)和Luxshare (002477)。
净利润预增上限方面,安利(300218。SZ)以净利润增长超100倍暂时封上“a股预增王”。此外,日久光电(003015。SZ)、安迪苏(600299。SH)、荣飞达(300602。SZ)、永茅台(605208。上海)和仲恺精密(002823。SZ)均超过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
从行业来看,汽车零部件、电力、半导体、通用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明显回暖。
预增股方面,合成革龙头安利夺得a股“预增王”。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8800万至9800万元,去年同期为93.1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3倍至104倍。上半年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水平。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主营产品量价齐升,毛利率大幅提升。其中,第二季度多项指标创下单季纪录。
去年一季度,受“行业周期性波动、美国客户和国内运动品牌去库存”等因素影响,安利净利润陷入亏损。今年一季度净利润扭亏,盈利约4100万元;预计二季度净利润在4700万元-57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2-3倍。
安利公司主营业务为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是目前该行业最大的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功能鞋、沙发家居、汽车内饰、电子产品、运动器材等领域。其中,功能性鞋材和沙发家居是其两大优势品类,2023年贡献约80%的营收。
安利有限公司在调研活动中表示,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TPU等高端运动鞋销量增长,增量大客户拓展初见成效,功能鞋品类保持良好增速。该公司预计2024年功能鞋的销量会很好。
随着业绩的好转,安利的股价也在今年2月开始触底,从2月初最低的8.12元到7月中旬的17.86元,区间涨幅翻倍。到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7只基金产品持股,其中国泰聚鑫价值优势灵活配置混合A持股最多,达到900万股。
光元器件板块上市公司日久光电预计2024年上半年盈利3000万元-3600万元,同比增长15-19倍。公司涨幅较大主要与去年同期可比基数较低有关。2023年上半年,公司利润仅为183万元左右,为历史同期最低水平,而参考以往,公司上半年利润水平约为3000万元至4500万元。
至于业绩回暖的原因,日久光电表示,海外商业显示应用对导电膜的需求增加,汽车遮阳篷、侧窗、后视镜等应用场景的销量增加,2A/3A光学膜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汽车显示应用的部分认证,以及OCA光学胶市场份额的增加,均带动了公司收入的增长。同时,上述产品销量的增加和单位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公司产品的整体毛利率,促进了净利润的增长。
动物营养行业龙头苏德伦预计上半年盈利5.5亿元-6.5亿元,同比增长15-18倍。业绩激增主要是由于蛋氨酸业务和特种产品业务的增长、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的下降以及成本控制。
安迪苏的涨幅也很大,因为前期基数较低。去年上半年,公司陷入微利,目前净利润只有3300万元左右,主要是受到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和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的挤压。经过此次复苏,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仍远未达到往年正常水平。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8.16亿元和8.69亿元。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寒冬”后,今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继续回暖。在此背景下,“水果链”上市公司飞荣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盈利5400万元-64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5倍,仅400万元左右。
荣飞大去年一季度亏损约2500万元,今年一季度扭亏为盈约2400万元;预计二季度净利润30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最高增长近40%。
其实飞荣达并不是个例。在已披露中期业绩预告的28家消费电子公司中,有17家公司业绩预增或扭亏,其中包括常颖精密(300115。SZ)、春秋电子(603890。SH)、歌尔(002241。SZ)、朗特智能(300916。SZ)和电联科技(300679)。
此外,600多家业绩预亏的公司中,有12家公司亏损至少20亿元。其中,万科A(000002。SZ)最大亏损70亿元;天齐锂业(002466。SZ)、隆基绿色能源(601012。SH)和华夏幸福(600340。SH)全部亏损超过45亿元;金地(600383。SH)和通威(600438。SH)最低亏损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