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盈利要靠Robotaxi?

ze10个月前资讯933

正文:网络江湖

作者:刘志成

Robotaxi,第一股真的在这里吗?

这两天,自动驾驶圈火热。先是萝卜热搜停不下来,然后是汽出行等广汽网约车平台在港股成功上市。

在招股书中,儒奇出行将自己定义为“出行技术和服务公司”,主营业务为在线租车和Robotaxi服务。

有意思的是,如果齐第一天去港股,坏得很。最低发行价35港元,上市当天开盘价低14.3%,仅30港元。

截至7月12日,港股收盘,如果到34.2港元,仍不高于发行价。

相反,因为Robotaxi抢了百度,港股股价这两天一直在涨,涨幅一度超过15%。原因之一可能是市场看好萝卜跑路的盈利预期。

根据百度的数据,武汉的运营将在2024年实现收支平衡,预计在2025年实现盈利。

我相信百度不是在吹牛,不然股价能涨这么多。

然而,这很奇怪。按理说旅游的话也会打一张Robotaxi卡。百度Robotaxi的盈利预期可以看涨,但是为什么到了这里就跌破了发行价?

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未来盈利靠Robotaxi?

比如旅游和百度二级市场的表现是否完全不同,我们还是要从数据中寻找答案。

这是儒奇旅行在招股书中的营收结构:

其中,23年营收的84%来自网约车服务。这部分收入18.14亿。23年总收入21.61亿。

要知道,滴滴24年一季度营收超过490亿,出行的规模效应差了一点。

当然,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如骑出行并不是一个全国性的在线汽车共享平台,而是主要为大湾区的用户提供服务。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如奇在广州的旅行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7.14亿元、7.68亿元和9.53亿元,分别占旅行服务总收入的71.1%、61.7%和52.6%。

从用户数量来看,2023年,如骑出行平台注册用户达到2380万,而同期曹操出行和嘀嘀出行的用户数量分别为1.5亿和3.6亿。

这些数据表明了一件事:

在以规模效应取胜的网约车平台业务中,儒奇出行并没有很好的规模基础。

有什么影响?

最直观的影响可能就是财务上很难盈利。

要知道,网约车中最具规模效应的是滴滴,滴滴要到2023年才能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所以2021年到2023年,虽然如骑出行收入增速很快,但是净亏损也在拉大。三年净亏损分别为6.85亿元、6.27亿元、6.93亿元,合计净亏损超过20亿元。

亏损的原因也很直接:司机相关成本高。

招股书数据显示,司机服务费在成本构成中占比最高,2021年占比93%,2022年占比85%,2023年占比77%。

所谓的司机服务费,其实就是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剩下的才是平台的实际收入。

可以看出,司机服务费占比在下降,也就是说,平台在增加佣金,努力降低成本,但2023年还是亏了6.9的“小目标”。

理论上,如果你旅行是为了实现盈利,你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要么走滴滴的路子,快速规模化,然后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盈利,比如降低司机补贴,优化派单;或者,未来会用Robotaxi来降低司机的开支,实现盈利。毕竟Robotaxi不需要驱动,可以减少很多成本。

前者意味着如骑将扩大规模,突破大湾区,进军全国,这无疑意味着滴滴平台几乎垄断用户习惯时的又一个资本黑洞。如果走这条路,这次IPO募集的10亿可能远远不够。

而且,真要走这条路,前面不仅有巨无霸滴滴,还有曹操、滴答滴答等对手。届时,无论是股东还是资本市场,都不会允许再有一场“网约车大战”。

在后一种情况下,意味着如奇把盈利寄托在了一个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上:Robotaxi的成熟商业化。

招股书中,如果出行,预计Robotaxi将于2026年实现商用,并指出无人驾驶网络每公里成本低于有人驾驶服务,Robotaxi可大幅降低平台运营成本。

第三方机构的预测是,Robotaxi将在2026年迎来商业化的分界点。

先不说Robotaxi可能遇到的问题。即使到2026年,Robotaxi将某人网租车费用拉平,恐怕也很难成为如其出行的真正底牌。

原因有三:

第一:Robotaxi业务本来就是亏损的,持续投资不利于短期内改善财务状况。

如果Robotaxi的商业化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政策因素,未来可能更难扭亏为盈。

第二:从技术上来说,无论是广汽爱安还是儒奇出行本身,自动驾驶技术的能力可能都不够有竞争力。

例如,此次IPO筹集的40%的资金将用于自动驾驶和Robotaxi运营服务的R&D活动。表面上看是加分项,说明公司注重技术研发,感觉是有点旅游科技的公司。但实际上,儒奇旅行其实是一家运营公司。

除了股东马骁智行是自动驾驶行业的玩家,滴滴和文远是基石投资者之外,这些股东和投资者其实都是供应商,而儒奇出行本身在自动驾驶技术上也没有多少牌可打。

第三:IPO后,市场上的投资者可能会要求盈利表现作为回报,那么平台能否长期投入Robotaxi运营,坚持产生利润?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虽然引入了基石投资者,但也有一些早期投资者,也有一些前几轮融资的财务投资者。

基石投资的引入当然对稳定短期股价和市值起到有效作用,但未来解禁后的条件呢?最终还是要看公司自身的能力和运营的好坏。

至少目前来看,公司的运营质量可能还不够理想。

Robotaxi分水岭:自动驾驶向上,网约车平台向下

在出行行业,不仅仅是喜欢出行,滴滴、特斯拉、百度都想把Robotaxi的故事讲给资本市场听。

那谁能讲好这个故事?

我一直有一种感觉,Robotaxi是局外人的“机会”,是局内人的挑战。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Robotaxi的商业化对于网约车行业来说是一个用技术代替成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网约车规模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壁垒。

在商业中,决定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其实是技术+成本。在技术+成本面前,任何规模壁垒其实都不堪一击。

类似的事情,其实也在汽车行业上演过。

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车行业的比亚迪。比亚迪拥有DMI5.0技术、垂直整合的规模成本优势和强大的电池产能。因此,比亚迪掌握了20万以下汽车市场的定价权,从而轻松突破了大众、丰田、本田多年积累的规模壁垒。

商业史上很多建筑物倒塌的案例都是这样。比如苹果打败了诺基亚,华为打败了爱立信等等。

在网约车行业,平台越大,越容易产生路径依赖。

不要以为Robotaxi有成本优势的时候,平台上运营的出租车一夜之间就能被无人车取代。实际上,这需要一个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可能不会很短。

这里面有原因,比如“数百万劳动力要靠温饱”,还有经济原因。毕竟涉及到平台资产的贬值和运营成本的增加,所以决策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届时,百度萝卜跑这样的玩家将有机会大规模出击。

换句话说,面对Robotaxi未来可能带来的挑战,网约车平台本身是没有机会“领先他人”的。

另外,很多人其实低估了Robotaxi未来对网约车行业的影响。

Robotaxi过了成本关,意味着出行领域迎来了真正的“洗牌”。意味着通过烧钱大战建立起来的规模优势可能瞬间瓦解。

烧钱这么多年的网约车平台有哪些核心竞争力?

一个是用户规模(用户习惯),一个是大数据技术能力,最后是司机生态。

这三个核心竞争力之所以是核心壁垒,是因为每一个都需要大量烧钱。

经历了当年的烧钱大战,剩下的平台要么竞争力够强,要么规模够大,能盈利。或者像背对大哥的旅行,即使亏损也可以继续经营。

一旦Robotaxi解决了盈利的问题,对于百度这样的巨头来说,这些核心竞争力是很容易找到的。

一方面可以利用Robotaxi的先发优势拉拢用户,而且只要客单价足够低,低价本身就是低流量洼地,品多多在另一个赛道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巨头最重要的是技术能力,有自己的地图业务,很容易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至于司机的问题,没人开还会是问题吗?

我想这可能也是百度公布Robotaxi在武汉2025年的盈利预测后,资本市场如此火爆的原因:当一个行业走到洗牌的前夜,旧建筑的倒塌,新建筑的建立,可能用不了多久。

从这个角度出发,原问题的答案变得越来越清晰。同样是玩Robotaxi。为什么儒奇旅行和百度在二级市场会被区别对待?

答:Robotaxi分水岭之后,旅行行业成为了“新王者”。

相关文章

【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气象探测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市场份额等)

【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气象探测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市场份额等)

【/h/]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纳锐雷达(688522。SH);郭蕊科技(600562。SH);超图软件(300036。SZ);航天鸿图(688066。SH)【/h/]本文核心数据:气象探测系统行业竞争派...

让供应链成为“共赢链”

“及时”、“开拓”和“为建立更强大、更稳定的全球供应链提供有力支持”...首届连锁博览会的举办,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汇聚了合作的力量。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致力于将供应链打造成...

【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h/]行业主要上市公司:CRRC(601766。上海)、中国中铁(601390。SH)、康尼机电(603111。SH)、津西车轴(600495。中国郝彤(688009)。SH)和新筑股份有限公司。...

净回笼550亿元!央行再度缩量续作MLF 专家:下半年降准降息或将落地【附中国银行业基准利率分析】

净回笼550亿元!央行再度缩量续作MLF 专家:下半年降准降息或将落地【附中国银行业基准利率分析】

(图片来源:图片网)6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开展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182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本次操作中,7天逆回购和MLF中标利...

未来交通出行全是电车吗?院士解读:未必,未来交通体系将是多元化的【附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情况】

未来交通出行全是电车吗?院士解读:未必,未来交通体系将是多元化的【附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情况】

【/h/]图片来源:摄图网【/h/]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碳排放的限制,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挑战。不过,燃...

2024年中国波浪能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分析 波浪能装机容量超3000kw【组图】

2024年中国波浪能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分析 波浪能装机容量超3000kw【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四创电子(600990);南网能源(003035);中国铝业(601600)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近海波浪能源蕴含量;中国近海波浪能源技术可开发量;中国波浪能主要装机项目 1、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