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工业经济形势、新兴产业发展,国新办发布会释放了哪些信号?
界面新闻记者|戴晶晶
“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7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介绍,我国工业整体形成了综合性、多元化、大化的独特优势。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额达到39.9万亿元,占GDP的31.7%,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26.2%,占全球。
金壮龙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开局良好,呈现持续回升态势。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2023年加快1.6个百分点。
“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工业经济持续回升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金壮龙指出,工信部将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扎实推进稳增长、保安全、促升级,巩固提升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增速比4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543.8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比4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同比增长8%,比上月高0.4个百分点。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等人此前撰文指出,截至今年5月,应收账款占工业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已升至14.15%,应收账款回收期持续拉长。工业应收账款的高水平可能对企业经营和资产负债表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当前工业经济形势7月5日,金壮龙提到将继续着力发展十大重点产业;鼓励和支持工业大省“率先垂范”,将继续支持东北和中西部省份做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制造业的有效投资。落实工业领域装备更新实施方案,推进先进装备更新、数字化改造、绿色装备推广和本质安全提升。”金壮龙还表示,将更加努力优化制造业企业发展环境。围绕释放经营主体活力,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扎实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工信部还回应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绿色工业发展等话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新指出,近年来,在各方支持下,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为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中,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50%以上,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门类全覆盖,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21家,全部按照中国标准建设。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共有153家灯塔工厂,其中62家在中国,占比超过40%。
从效果上看,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左右,生产效率同步提升近30%。
【/h/]新强调,工信部将会同地方部门,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力争到2027年实现主要工业省市和重点园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建设200个左右高标准数字园区;到2030年,力争基本完成一轮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金壮龙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为13%,增长潜力为空。对于5G、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优势行业。,必须加快链条延伸,进一步提升技术优势,扩大市场规模,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对于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储能、氢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low 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要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培育一批生态主导性强的龙头企业,形成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支柱产业。
“未来的行业应该是超前的。”金壮龙表示,将聚焦六个方向,特别是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超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技术、原子制造、深海空日开发,实施一批重点科研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器。
六个方向指的是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空间、未来健康。
在工业绿色发展方面,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提出,下一步将实施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施方案,加快工业绿色转型。
其中,发布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培育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在航空空、船舶、新能源汽车、能源电子等领域率先建成一批绿色供应链。积极探索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的有效方法,推动制定一批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此外,应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和装备产品研发和供应,加快氢能、新能源储能、环保装备、绿色智能计算、智能微电网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不断创造产业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