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证券撤回IPO申请,公司回应:基于公司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做出的主动决策
界面新闻记者|孙艺珍
本月,继华金证券撤回上市辅导备案后,又有一家中小券商华宝证券IPO因主动撤回申请被上交所终止。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6月28日公告,因华宝证券及其保荐人CICC退市,上交所决定终止对华宝证券首次公开发行及主板上市的审核。
对此,华宝证券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这是基于公司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做出的主动决策。 对此,华宝证券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这是基于公司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的主动决策。
“公司将进一步聚焦功能和特色定位,认真落实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股东特色、区位优势和特色业务禀赋,集中精力服务实体经济。撤回上市申请并未改变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长期战略规划。后续,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场环境,在合适的时机登陆资本市场。"华宝证券表示。
今年以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加码,企业上市门槛提高,200多家IPO公司撤回申请材料。今年4月30日,证监会修订发布《科技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发布北交所指导意见;沪深北交所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配套业务规则,进一步完善上市条件和板块定位要求。
目前,共有4家中小券商仍在推进IPO进程,包括财新证券、开源证券、华龙证券、渤海证券。
今年4月初,金龙公告收到参股公司东莞证券的函。自2024年3月31日起,东莞证券的IPO审核因其延迟提交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而被暂停。
除了提高IPO公司上市门槛,由于证券行业集中度高,传统中介业务竞争激烈,寻求上市的中小券商与同业的竞争一直是监管重点。
以撤回上市申请的华宝证券为例。华宝证券拟登陆上交所主板。2023年2月,正在申请IPO的华宝证券收到了证监会的第一份反馈意见。
证监会在反馈文件中提出了41条问询,涉及规范、信息披露、财务会计资料相关问题等4个方面。
在文件中,证监会强调华宝证券应加强同行业公司竞争情况和对比情况的披露。证监会特别指出,华宝证券应在“业务与技术”章节的行业竞争格局部分,补充披露财富管理、证券自营、资产管理的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收入结构、主要利润来源和主要收入区域,分析公司是否面临主要业务领域集中、市场份额偏低的情况及相应措施,完善公司竞争地位的披露,充分揭示风险。”证监会指出。
证监会还要求华宝证券披露同行业公司的选择标准、现有市场供求情况及各类产品的竞争状况、目前与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数量。
华宝证券成立于2002年3月,注册地在上海,股东华宝投资和华宝信托分别持股83.07%和16.93%。华宝证券前身是福成证券。2005年底,福成证券经营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在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的指导下,富城证券于2007年完成资产重组,更名为华宝证券。
业绩方面,2023年,华宝证券营收12.22亿元,同比增长16.3%,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51.93%。财富管理是对华宝证券收入贡献最大的业务线。2023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87亿元,约占总收入的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