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中国银河实现对东南亚子公司100%控股

ze1年前社会874

界面新闻记者|陈静

1月12日,中国银河证券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发布公告称,公司已通过其海外子公司银河国际完成对银河集团私人有限公司(简称:银河集团)持有的银河-联昌证券国际私人有限公司(简称:银河-联昌新加坡)和银河-联昌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简称:银河-联昌马来西亚)25.01%的股权。

中国银河证券联昌M&A项目历时6年,此次行权交割标志着分步收购完成。

【/h/】根据此前公告,2017年6月6日,银河国际与联昌集团签署出售协议,收购后者子公司联昌证券国际50%的普通股,拉开了收购序幕。

2021年12月7日,银河国际完成收购银河-联昌证券已发行股本74.99%普通股及银河-联昌控股75%普通股。

2023年12月29日,中国银河证券发布公告称,已完成收购标的剩余股份的收购,涉及交易总对价约1.69亿美元(约13.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2.14亿元)。实际交易考虑以最终交付审计结果为准。

中国银河证券在公告中并未披露收购银河-联昌全部股权的交易总价,但界面新闻记者通过梳理历次公告披露的交易价格发现:

【/h/】2018年1月8日,银河证券收购联昌证券国际(银河-联昌证券)50%股权,公告拟交易对价为1.67亿新加坡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约8.23亿元)。

2019年6月28日,收购联昌集团全资子公司我的合资公司(即银河-联昌控股)50%股权完成,认购价格为5.94亿林吉特(约11.15亿港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9.81亿元)。

2021年12月7日前,收购银河-联昌证券24.99%股权和银河-联昌控股25%股权。其中,2021年年报透露,银河-联昌控股25%股权交易价格为6.49亿元。

收购剩余股份的交易对价为12.14亿元,合计应不低于36.67亿元。

与此同时,为完成对收购标的剩余股份的收购,中国银河证券也于2023年12月29日宣布向其全资子公司银河国际增资16亿港元,用于进一步收购联昌集团。增资后,银河国际的股本已变更为86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银河-联昌在东南亚资本市场运营超过40年,为约16000家机构客户和460000家零售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银河-联昌总部位于新加坡,业务网络遍布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东南亚核心市场,并延伸至欧美(包括澳洲)。

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期货经纪、研究分析、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杠杆产品、外汇交易和证券自营交易。

截至2023年底,银河-联昌当地员工超过2000人,主要从事东南亚四大核心市场,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在新加坡排名第三,在马来西亚排名第二,在印尼排名第四,在泰国排名第九。

2023年11月24日,中国银河证券披露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83亿元,同比下降6.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03亿元,同比增长2.53%。

相关文章

双碳晚报|特朗普过渡团队呼吁收回拜登75亿美元充电站补贴 全国首家氢能交易平台上线

双碳晚报|特朗普过渡团队呼吁收回拜登75亿美元充电站补贴 全国首家氢能交易平台上线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并购重组。**企业要把握资本市场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市场估值...

58个月百万辆交付,理想汽车创造中国豪华品牌新纪录

58个月百万辆交付,理想汽车创造中国豪华品牌新纪录

2024年10月18日,理想汽车历时58个月达成百万交付里程碑。理想汽车是中国首家达成这一成绩的新势力车企,创下中国豪华车最快达成百万辆记录,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均价超过30万元、拥有百万规模的中国豪华...

前4个月特斯拉和名爵出口量下滑,比亚迪增速最为迅猛

前4个月特斯拉和名爵出口量下滑,比亚迪增速最为迅猛

【/h/]界面新闻记者勇【/h/]在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后,今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长依然强劲。【/h/]中汽协数据显示,1-4月汽车出口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明显高于国内5.6%的销量增...

三年来首家港股GEM公司上市,优博控股首日股价经历过山车

三年来首家港股GEM公司上市,优博控股首日股价经历过山车

界面新闻记者|刘晨光6月3日,优博控股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这是2021年1月13日以来,港股创业板迎来的首只新股。那一天,公司的股价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上午开盘时,优博控股股价一度站上0.8港元/股,较...

高鸿股份陷“罗生门”:卷入21起笔记本买卖合同纠纷,涉案金额约9亿元

高鸿股份陷“罗生门”:卷入21起笔记本买卖合同纠纷,涉案金额约9亿元

【/h/]界面新闻记者|牛启昌【/h/]12笔总金额4亿元笔记本电脑订单未付,高鸿股份(000851。SZ)再次被供应商告上法庭。对此,高鸿股份坚称对方并未交付涉案货物。由于双反各执一词,一度陷入“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