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是什么把宁德时代逼上了“896”
界面新闻记者|庄健
界面新闻编辑|张辉
晚上9点,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科技大厦,位于宁德市蕉城区张港路2号,依旧灯火通明。
9点多,员工开始陆续走出大门。路边停着几辆夜间通勤大巴,用来运送员工从办公区回到位于宁德市中心的住所。蓝底印着“奋斗者公交”的白色标牌挂在公交车前方的挡风玻璃上,格外醒目。
全球锂电池领军企业正在发起一项名为“奋斗100天”的行动,要求员工延长在公司的工作时间,共同应对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行业变革。
对于这个去年盈利400亿的新能源龙头来说,焦虑感是显而易见的。
“896”工作系统落地
6月12日上午,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员工发现,办公电脑的壁纸被换成了“奋斗100天”字样的LOGO。
同一天,员工王飞接到工作时间将调整为“896”的通知,而李明是通过部门领导召集的临时会议得知新的工作制度的。接下来的两天,其他员工陆续收到类似的消息。
所谓“896”是指周一至周五8: 00至21: 00的工作时间,周六上班,17: 00下班,不会额外领取工资。如果提前离岗,需要向领导汇报。
以上政策针对7级及以上员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总部科技大楼的大部分员工都达到了以上的行列。
此前,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非生产员工实行的“855”工作制,加班也很普遍。王飞说,如果当天有加班安排,一般会待到晚上20-22点左右,但也可以选择回家上班。
界面新闻记者采访的很多员工都反对强制性的“896”工作安排。
李明认为“896”的工作安排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而不是无偿加班。即使提供了报酬,也应该对每周加班的小时数有所限制。
从“855”调整到“896”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员工的工作时间普遍增加,每周增加29小时。
实行“896”工作制后,“工作效率明显降低”。王飞说,人们不愿意主动开启早晨的工作模式。
6月17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实行“896”工作制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一位接近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集团只呼吁“奋斗100天”,否认其他消息。不过,该公司从未对此事做出官方回应。
这个工作制度还在执行中。王飞猜测是管理层认为降成本力度不够,所以通过调整工作时间变相劝退了对公司没有粘性的员工。
有离职意向的李明认为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盘子太大后管理理念混乱,导致“896”工作政策。“过一段时间可能会裁员,”他说。
界面新闻了解到,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年初解雇了一批业绩不佳的员工。
2019年以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数量逐年快速增长,从26800人增长到2022年底的118900人。2023年减少了2859人。
“近一两年公司净利润增长,但员工福利支出收紧。”王飞说。
让王飞和李明不安的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并未明确表示“896”工作制何时结束。“如果高层认为员工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那么经过100天的斗争,它还会作为常规制度继续下去吗?”
捍卫者的焦虑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无可争议的王者。
在动力电池市场,“王宁”已经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去年市场份额接近37%;占市场份额40%的储能电池市场连续三年蝉联全球冠军。这两个领域贡献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80%以上的收入。
但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霸主,四周都是强敌。
与主要向整车厂商提供动力电池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同,比亚迪(002594。SZ)90%以上的动力电池用于自身供应。比亚迪巨大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足以让其拿下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第二的位置,市场份额达到15.8%。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正在加速动力电池的供应,这无疑会影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在国内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市场,比亚迪去年的市场份额攀升至40.38%,以34.01%的市场份额超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位居第一。
比亚迪今年最显著的突破是发展小米汽车为新客户。小米首款机型SU7提供的三个版本中,有两个版本使用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另一个版本使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叶片电池是比亚迪2020年推出的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因其形似叶片而得名。目前比亚迪纯电动车全部使用了刀片电池,该产品也是其外供的主要电池。
包括蔚来、中国一汽、一汽丰田、长安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都成为了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客户。比亚迪据称将在今年8月发布性能更好的第二代刀片电池,但界面新闻尚未从公司证实这一消息。
除了比亚迪,二线电池公司如中创新航(03931.HK)、亿纬锂能(300014。SZ)也盯上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主导地位。
锂电研究创始人莫克对界面新闻表示,对于汽车厂商来说,为了减少对最大电池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依赖,他们会倾向于将其他电池公司培养成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或者自建电池工厂。
这也给了其他电池公司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竞争的机会。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中创新航现已排名第三,核心客户包括广汽集团、Xpeng汽车、长安汽车等。
2021年,在中国新航逐渐崭露头角并计划上市之际,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发起了一场索赔金额高达6.17亿元的专利战。
中创新航知识产权负责人吴迪曾对界面新闻表示,专利侵权诉讼是商业竞争中常见的手段,提起诉讼的目的是期望对方的商业活动受到影响。
这场历时三年的专利大战仍未结束。在对中创新航提起的5起专利诉讼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败诉2起,胜诉2起,另一起诉讼尚未宣判。
面对储能领域的竞争对手海晨储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祭出了限制竞业禁止协议的手段。现任法定代表人、海辰储能董事长吴祖宇,曾任职于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现已被裁定违反与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并向前雇主支付100万元违约金。
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收入的重要来源,去年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增速高达70%,而同期国内业务增速仅为7%。
在海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面临更多来自市场以外的挑战。作为中国锂电池企业的代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政治攻击的首要目标。
本月,美国五名共和党议员联名致信美国国土安全部,要求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郭萱高科列入实体名单,并禁止其产品进入美国。
随后,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米尔·奈尔(John Mill Nair)和其他众议院议员发起动议,禁止美国国土安全部从包括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中国电池公司采购电池,目的是让美国与供应链上的地缘政治对手脱钩。
这已经不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次遇到类似的困难了。根据去年通过的一项法案,美国国会已禁止美国国防部购买包括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六家中国企业生产的电池,该法案将于2027年10月生效。
此前,美国公用事业公司杜克能源有限公司(Duke Energy)旗下的当代安培科技公司(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供应的储能电池也被指存在安全威胁。虽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发表声明否认指控,但迫于压力,杜克能源最终停止向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采购部分储能电池。
此外,美国对中国锂电池关税政策的出台,以及《外国敏感实体指南》也阻挡了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国出口电池、计划建厂等发展计划。
美国今明两年将对中国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加征25%的关税。国内多家锂电池厂商均表示上述事项影响有限,但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并未对此政策做出回应。
如何保住王位?
“王宁”今年动作频频。
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电池新技术发布频率明显加快。对于去年在R&D投资超过183亿元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在当前的竞争形势下,如何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尤为重要。
2023年以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陆续发布了浓缩电池、沈星充电电池等新产品,并首次公布了2027年全固态电池小规模生产的消息。
此外,在去年8月沈星充电电池发布后,8个月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其升级版沈星PLUS,提高了电池寿命和快速充电能力。
沈星充电电池是以快充为主的磷酸铁锂电池,10分钟可续航400公里。此前,快充主要基于价格昂贵的三元电池。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沈星电池,被业界认为是在磷酸亚铁锂市场对抗比亚迪的利器。
今年沈星充电电池量产后,搭载该电池的四款车型已经上市。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还计划与汽车公司联手,今年推出50多款配备沈星电池的新车。
以沈星充电电池为主题的巨幅户外广告也出现在了国内各大机场的航站楼和高铁候车室,成为了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守地战略的一部分。
电池制造是传统的TO B制造业,“默默做事,极少张扬”是这个行业的信条。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去年更换了公关团队,开始了“to C”战略。据Interface News报道,内部对这一战略有反对意见,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态度坚决。
新团队调整了传播策略,试图向汽车终端消费者输出“选择电车,认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消费理念,以巩固其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市场份额。
除了户外广告,这种传播策略还包括推出面向消费者的视频栏目和视频直播。在今年的北京车展期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几个现场视频。
本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涉足体育营销。这家电池厂商成为米谷欧洲顶级足球赛事转播的首席合作伙伴,并邀请黄健翔等足球名人为其电池产品代言。
据36Kr此前报道,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于今年8月在成都开设首家线下品牌展示店,用于全面展示“CATL Inside”车型。所谓的“CATL Inside”汽车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采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
“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此举的目的是提升其对终端客户的曝光度,让电池品牌进入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视野,”锐之德能源副总裁付多祥对界面新闻分析表示。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计划效仿英特尔,在搭载其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车身上印制“CATL Inside”标志。
东风集团旗下勇士917车型成为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上述计划的首批尝鲜者,该计划定位为百万级豪华电动越野品牌。
除了勇士科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也加快了与上下游公司的合作。
今年以来,公司已先后与姜奇集团、蔚来、北京现代、哪吒汽车等近20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涵盖动力电池供应、电池替代技术引进、新型电池技术研发等。小米汽车投资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电池厂也于本月正式开工。
据6月19日晚LastPost6报道,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上周宣布了新的组织架构和汇报关系的调整,决策权集中在董事长曾玉群手中。
此次调整主要涉及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制造系统和采购。调整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工厂重组为国内和海外区域,原区域经理安和华夏分别担任海外和国内制造业务负责人,直接向曾玉群汇报。原联席总裁、分管当代安培科技有限采购的曾嵘申请退居二线,原采购总经理黄斌开始担任当代安培科技有限采购中心部长,直接向曾玉群汇报。这意味着曾玉群将负责制造和采购。
但对于此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尚未回应界面新闻。
在海外市场,被政策封杀的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一条曲线出海之路,即通过技术授权的轻资产模式,与海外车企进行电池产能合作。
在这种模式下,汽车厂商拥有电池工厂,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工厂筹建、运营和电池技术授权。其案例之一是去年2月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开办的美国电池厂。
在今年1月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群公开推广这种授权模式,称将为欧美多家汽车厂商甚至电池厂商提供类似服务,帮助其快速启动电池生产基地。
上述模式也被亿维锂电等国内电池企业效仿,其在美国新建的商用车合资电池厂也采用了类似的技术授权方式。
在欧洲,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其他中国锂电池企业仍然对市场开放。一位国内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人士认为,在动力电池领域,欧盟的策略是依托中国电池行业的技术和产业链优势,但需要在欧洲建厂,以保证当地供应链的安全。
目前,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在德国的电池工厂已经投产,更大的匈牙利工厂正在建设中,与欧洲车企Stellantis合作建设的第三家欧洲工厂正在酝酿阶段。
出海成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层最关心的问题。今年前4个月,在中国以外的动力电池市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超越老对手LG新能源约2%,成为行业第一。这种势头能否持续,将决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行业之王的地位能保持多久。
(王菲、李明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