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评丨患儿扎堆看病,分级诊疗制度亟待强化
近期,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病原体肆虐,尤其是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人数明显增加。11月27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南京儿童医院广州路和河西院区,发现医院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秋冬季的就诊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很多儿童医院都有很多病人。比如11月28日,央广网记者走访广州多家医疗机构发现,近期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流行,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患儿增多。一些妇儿专科医院有聚集的患者,但社区医院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少。
由于很多病人流向“著名医院”,排长队是不可避免的。
【/h/】面对医疗机构“冷热不均”问题及解决方案符合公众期待。毕竟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有些患者是“等着”对不起所有的孩子都能及时就医,尽快康复,这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在这方面,“分级诊疗”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词。热衷去“名院”看病的背后是分级诊疗制度对应的基层资源利用不够的事实,很可惜。南京市卫生健康部门提醒,南京市其实有很多医院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经过梳理,名单已经公开。
把所有可利用的资源都落实到位,发挥更大的效率,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容忽视。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同志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在谈到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人数增加时,他们还强调:继续重视高发时期易感儿童传染病的诊治工作,指导各地加强统筹规划,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部分患儿家长对基层机构的诊疗实力和水平有所怀疑,可以理解,也没有必要。一方面,需要有关方面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增强患者就近就医的动力和信心;另一方面,需要有关方面扎扎实实地提供技术帮助,提高基层机构的诊疗能力。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发挥医联体作用,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提高常见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这种技术下沉的方式,有助于加强医疗机构与患儿家庭的互动,吸引更多人到社区医院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扎堆就医的现象是暂时的。随着疾病的逐渐高发,因为孩子扎堆而压力很大的“低潮”医院也会缓过来。但必须指出,下大力气加大儿科医生的培养力度,提高儿科医生的配置率,仍然是一个不可动摇的长远目标。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戴
(编辑陈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