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36万!连增8年后,考研报名人数降了
2024考研已经进入倒计时。2023年11月22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将于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举行。据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人。
近年来,考研的人数不断增加。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341万、377万、457万,2023年增至474万,创下新高。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降,比上年减少36万人。
【/h/】从历年考研报名人数可以看出,2014年和2015年考研报名人数有所下降,2015年以来均呈上升趋势,2023年达到高峰。
随着考研的逐年升温,考生备考多年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 quot;三战”甚至“四战”也没有几个候选人。据《科技日报》近日报道,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目前,考研已经出现。“高考化”趋势给考生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问题。"现在很多本科生热衷于考研,甚至有些大学以考研为目标来组织本科教学。由此,考上研究生的学生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熊丙奇说。
2022年底,Max发布的《考研“二战”"《比例持续上升》报告显示,通过对本科院校研究生的深入调查发现,增强就业竞争力是他们选择读研学校的主要原因。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因就业前景好而选择继续深造的研究生比例(55%)比2019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
根据Max的数据,随着毕业时间的推移,学历的提高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回报和就业感受。通过对比2016年本科毕业的人5年后的月收入与未毕业的人,发现本科毕业的人月收入(11099元)比未毕业的人(10256元)高出843元。其中,在“双一流”高校中学历提升影响较大。有学历的人月收入(13709元)比无学历的人(12737元)高972元。地方本科院校学历提高的人(10577元)月收入比学历没有提高的人(9759元)高818元。
今年6月,据Max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23》统计,近年来“全日制考研”人数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未满半年,正在准备考研的比例为7.1%。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反向考研”,考生以综合实力不如本科的学校为考研目标,试图实现“降维打击”。据红星新闻本月报道,记者从麦可思研究院获得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发现,在近五年“双非”的高校毕业生群体中,今年到“双一流”的高校研究生比例从2018年的43%下降到2022年的37%。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追求名校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因就业困难而临时读研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上升。相关调查结论指出,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增加,虽然我们学校或更好的大学在考研者中选择“应试”仍是主流,但“反向考研”的人数也在上升。
今年4月,新东方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中提到,“录比”是考研大军最关注的指标之一。人们通常用招生总人数和招生人数来计算招生比例,但由于免试生占用了部分招生名额,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数据未必准确。白皮书计算出2022年和2023年的考研真实招生比例,在招生数据中剔除保险研究的招生名额后,分别为5.6: 1和5.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