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3年市场规模或超过1200亿美元【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卫星(600118);奥比(300053);上海公户(603131);航天电子(600879);航天电器(002025);康拓红外(300455);亚光科技(300123);天奥电子(002935);航天发展(000547);华力创通(300045);星网犹达(002829);海格通信(002465);瑞科防务(002413);海能达(002583);七一二(603712);杰赛科技(002544);振芯科技(300101);中国卫通(601698);航天宏图(688066);北斗星(002151)等。
本文核心数据:发射入轨卫星类型全球分布;射入轨道的卫星类型的全球分布;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
1。通信卫星是发射到世界各地轨道的主要卫星。
根据长征星云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发射进入轨道的卫星包括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技术试验卫星、电子侦察卫星、科学试验卫星、气象卫星和深空空探测卫星。按年度发射有效载荷统计,通信卫星数量最多,占全部在轨载荷的78.2%。
2。低轨卫星星座已经成为全球卫星通信部署的热点。
LEO卫星星座已经成为全球卫星通信部署的热点。2015年以来,各国发现了未来低轨卫星互联网的战略意义,提出了近30个星座计划。一些主要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的部署计划如下:
目前“Starlink”和“Oneweb”已经投入商用,“光速”、“柯伊伯”等星座正在建设规划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通过密集发射实现了快速联网。到2023年12月,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和部署5650颗卫星,为230多万用户提供通信服务。“一张网”卫星于2022年9月在南非投入试运行。
3。卫星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得到初步验证。
卫星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包括一次性支付设备和定期支付网络订阅费。铱星、OneWeb和Starlink的基本版售价分别为1499美元、250美元和599美元。套餐费用根据固定或移动、带宽大小和使用场景分级,支付范围从每月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相比其他上网方式,5G CPE设备平均售价约500美元,美国家庭光纤接入每月服务费约50-100美元。卫星互联网在最终用户付费成本上并没有太大的劣势,但在灵活性和信号覆盖上有优势。
卫星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得到初步验证。根据铱星公司2023年年报,到2023年底,铱星终端数量达到227.9万,其中75%为物联网用户;营业收入达到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
根据SIA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在1100亿美元左右,初步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200亿美元以上。
更多该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书、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专业化、专项新巨头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要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家APP中找到,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进行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信息、企业发展尽在【企业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