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式旅游”风靡“五一” 年轻人热衷互助社交
中新。com绍兴5月3日电(向静)“早起参观蔡元培故居、书生故里,晚上参观鲁迅故里,避开客流高峰。"今年五一小长假,来自北京的“00后”游客张梦第一次来到浙江绍兴古城,给这座江南水乡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她受访时坦言,“果然,‘听劝’不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年轻人愿意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求助、交流、分享,获得一次“不踩雷”的美好旅行。在中国,“劝导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和时尚。
& quot;绍兴旅游三天两夜。这个版本的攻略可行吗?主要的一条就是听建议。"在假期前夕,张梦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求助信息,并附上了自己的策略。令她惊喜的是,一天之内她收到了500多条网友的建议,“根据评论区好心人的建议,我重新优化了游览路线,享受了一次完美的旅程”。
今年“五一”假期,绍兴水乡一景。向静摄
与提前做好攻略不同,由于高铁票临时抢不到,5月3日上午,“95后”湖北姑娘小七独自背上行囊出发了。小七在采访中说,在高铁上第一件事就是发帖:“马上去重庆!请推荐一下观音桥附近的酒店和火锅店,听听大家的建议!"
& quot;这家火锅店名气很大,但体验一般“& quot我住在这家酒店,但它离地铁站有点远”.....不一会儿,很多IP地址在重庆的网友给了回复,小七很快决定了目的地。"都是亲身经历过的,不容易踩雷,会让出行很有效率。"小七说。
中国有句民间谚语:听人话,吃饱饭。意思是人们虚心接受意见或建议,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旅游建议" & quot穿衣服,听劝告”& quot减肥听忠告”& quot听听装修方面的建议”& quot卖商品,听建议”.....纵观互联网社交平台,“一言以蔽之”你可以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网友成千上万的真诚建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相互的社交互动中“听劝”互助成长,获取经验,化解出行烦恼。
& quot;劝导旅游”不仅在中国,许多国际友人也“跟风”求助,中国网民热情高涨。在一个社交平台上,IP地址在意大利的外国女孩安吉(Angie)说:“我已经订好了夏天去中国的机票。我真的很想去中国。来自中国的人请告诉我去哪里参观。"
& quot;5月2日消息一发出,我就收到了100多条建议和私信。他们详细介绍了每个城市的特色,让我很惊讶。"安吉在网上接受采访时直言,“中国人民非常友好热情,他们很期待这次旅行。"
中国旅游文学研究所所长徐日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催生了新的旅游体验。旅行可以放松心情,开阔眼界,而年轻人则希望及时获取未知的信息。他们不再盲目搜索,而是向网民寻求建设性的指导。
& quot;‘劝导旅游’火爆的背后,离不开年轻人热情的情感价值,也体现了年轻人对个性化旅游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互助的魅力。通过相互的社交,听取建议的人可以得到有针对性的旅游建议,感受网络世界的善意;“劝”的人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之旅”。"徐日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