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满格状态”打好防汛主动仗
4月18日,召开十五届市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听取2023年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消防工作考核情况汇报,部署全市“五一”前安全生产工作。(4月20日《湛江日报》)
4月20日,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决定于当日18时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ⅱ级。《湛江日报》当日刊发的《部署“五一”节前安全生产工作》报道称,“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我市存在四大安全风险”,其中之一就是“汛期安全风险叠加”。这提醒我们必须在抗洪中发挥极其积极的作用。
4月18日,一条强飑线(强对流雨带)从北到南跨越600多公里,几乎整个广东都被强对流天气蹂躏。橙红色弓形回波伴有8-11级瞬时大风、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这条弓形飑线,如同一把弓,拉开了广东新一波持续强降雨的序幕。有网友戏称“暴雨又一次绕过了湛江”。次日一早,强对流天气被“打脸”——受雷雨云系影响,湛江市、吴川市、廉江市先后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在上学期间,突如其来的雷雨和强风让许多家长措手不及。
我们可以看到,此次强对流天气具有“突然袭击”和“突然到来”的特点。一旦我们认为自汛期以来我们已经幸运地“躲过”了风暴和洪水,这将很容易滋生运气瘫痪。各地既要有“未雨绸缪”的科学远见,又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要以措施的确定性应对舆论的不确定性。
防汛要主动,必须拿出“全员状态”。这种状态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牵挂”的责任感提前做好充分应对。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在平时下功夫,提前做好风险排查,紧盯水库大坝、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易涝点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加快完成重点部位风险排查和修复整改,确保安全排查全覆盖、不留死角、不打折扣。要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以“拔尖”标准强化预报预警机制,基于智能平台全面采集和深度分析水文气象数据,实现科学决策和高效调度。同时,将防汛责任落实到各级人员,绷紧防汛救灾责任链条,用好“畅急转换”机制,以备不时之需。
防洪是一项重大考验。越是风雨飘摇,越是考验凝聚力和战斗力。越是关键时刻,就越考验责任和科学应对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防汛任务落实情况作为试金石、砥砺石,真正成为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他们要以“全员状态”立足岗位,担好责任、起好步,以最充分的准备和最细致的防范,最大限度确保群众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各类损失,交上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