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人龙舞” 蛟龙腾飞撼人心
2月25日上午,微风细雨中,来自东岛韦东山的村民和游客聚集在一起,期待一场震撼的表演。一场势不可挡、势不可挡的龙舞即将上演。
随着锣鼓声和号角的响起,数十名身穿短腿龙服、胳膊和腿上绑着绷带的表演者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锣鼓的号角声响起,鼓声一点一点地敲打着,领舞的人披着绿毛巾,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手持龙珠,踩着鼓点走了出来。随着锣鼓的节奏,龙珠从左到右上下游动,人们昂首阔步向前行进,慢慢追逐龙珠,现场气氛热烈。蜿蜒的队列,专注的舞者,欢呼的观众,人们的热情和力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东海龙舞起源于广东省湛江市东岛东山镇,始于明末清初。是流传了300多年的民间大型广场表演艺术。人民舞龙之所以被称为“人民龙”,是因为表演中的“龙”全部由人组成,龙身庞大,通常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人多达数百人,气势恢宏。湛江人的舞龙可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表演者头戴黄色或红色头巾,身穿短胯龙服,胳膊和腿上绑着绷带,显得坚实有力。湛江人的舞龙在奔跑过程中呈现“S”形。人们光着脚和肩膀跑步,如果表演者的数量很少,那么整体上就很短小精悍。2006年,龙仁舞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如今,传统舞龙已成为大型广场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湛江云媒体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