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4:《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机器人(300024)、华中数控(300161)、埃夫特(688165)、美的集团(000333)、雅威股份(002559)、远光软件(002063)、HKUST智能(300222)。
本文核心数据: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和智能制造区域竞争。
行业概述
1。定义
根据2016年12月8日工信部、财政部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定义,智能制造(IM)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我感知、自我完善的特性。
智能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客观趋势,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都在大力推广应用。发展智能制造不仅符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重塑我国制造业新优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2。产业链分析
从产业链上下游来看,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基础硬件、感知层面的相关硬件产品、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中游行业是智能制造设备供应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等系统集成服务商;下游领域主要是市场需求侧,包括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
行业发展历史
自从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后,各国开始大力发展制造业。2015年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可以算是中国版的“工业4.0”。随后,国家层面出台了一批配套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已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时至今日,国内制造业的自动化生产线布局已经逐渐成熟,部分企业开始突破设备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全厂自动化生产。在“工业4.0”(智能化)方面,国内正在进行应用示范,中国工业制造正迎来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发展高潮。
行业政策背景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非常重视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随着5G、大数据等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相关政策总结如下:
行业发展现状
1。大部分企业处于智能制造水平或以下。
智能制造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69%的制造企业处于一级及以下水平,达到二级和三级的制造企业比例分别为15%和7%,四级以上的制造企业比例为9%。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智能化转型初期,龙头企业智能化成效显著,带动行业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整体来看,2022年,与2021年相比,中国制造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提高,1级及以下低成熟度企业占比下降6个百分点,3级及以上高成熟度企业占比上升5个百分点。
2。制造企业看好数字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各大制造企业的经营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市场波动风险,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重构制造R&D、生产、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效率,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根据IDC对100家生产型离散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100%的企业愿意探索数字化工厂,90%以上的企业认为数字化工厂会取得明确的效果。
3。国内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越来越多。
据工信部统计,自2015年工信部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来,已遴选出1000多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涵盖90多个行业类别,每年新增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快速增长。通过聚焦关键环节,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聚焦标准先行,探索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关键技术领域突破,产业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智能制造发展路径,推动社会投资,取得了积极成效。
注:工信部未公布2019年和2020年试点项目,广东、湖北、江西、陕西、贵州2019年和山东、广东、福建、湖南2020年公布的项目合计结果;2021-2023年公布的试点示范项目分为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2021-2023年的数据为两者榜单数字之和。
4。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相对成熟。
从下游应用来看,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2)》数据,计算机及电子设备、汽车、电气机械及器材、食品、医药、专用设备等行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位居国内前列。2022年,国内10大行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分布如下: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江苏省智能制造成熟度较高。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下,国家标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39116-2020)于2021年5月正式发布实施。目前,该标准的应用推广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展,包括31个行业、31个省市自治区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诊断。为了了解这个行业,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2万多家企业通过平台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诊断,江苏、山东、北京、宁夏、陕西、江西等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有效推进标准应用。通过对自诊断数据的分析,希望能反映出现阶段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状况。
从区域参与来看,江苏、山东、宁夏、北京、广东等地区积极落地,其中江苏4654家企业参与自诊,山东2753多家企业参与,宁夏1108家企业参与,北京、广东、湖南三省500多家企业,安徽、福建、江西300多家企业。
2。企业竞争:海尔、比亚迪、福耀玻璃位列前三。
在中国2023数字化年会暨法国里昂商学院全球商业智能论坛上,法国里昂商学院与《国家商报》联合发布了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100强榜单及《中国智能制造发展与趋势白皮书》。海尔、比亚迪、福耀玻璃位列今年百强榜前三。其中,海尔集团已经连续五年蝉联榜首,比亚迪这次并列第一。其次是华为和富士康。
从TOP10企业所属的行业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最多,其次是铁路、船舶、航空空航空航天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2025年,70%的上市制造企业将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在“十五”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性,以技术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
2。中国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发展的突破方向。
根据工信部信息,近年来国内智能制造产业的重点突破方向如下:
更多该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书、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专业化、专项新巨头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要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家APP中找到,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进行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信息、企业发展尽在【企业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