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了解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开启全栈自研道路
【/h/]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比亚迪(002594);长安汽车(000625);长城汽车(601633);SAIC(600104)等。
【/h/]本文核心数据:小米自动驾驶的专利申请和公开数量;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专利技术功效Top10对比;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专利申请人排名。
【/h/]小米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历程
1。自动驾驶技术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
【/h/]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小米集团将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随后,2021年7月,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开始招聘,首批招募500名自动驾驶技术精英,开发L4级智能驾驶能力,支持全国多个办公室。2021年8月,小米集团宣布收购自动驾驶公司Deep Motion Tech Limited,交易总金额约7737万美元,为小米的自动驾驶技术再添砝码。2022年7月,小米开始在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技术。在2023年12月的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的全栈式自研智能驾驶技术目前已经增加到47亿元,拥有1000多名专门的团队成员,200多辆测试车辆,测试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
2。通过投资和并购快速增加技术权重。
【/h/]2021年5月,小米集团收购自动驾驶公司深动科技,交易总金额约7737万美元。此外,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了速腾聚创、何塞科技、途达通、几何伙伴、黑芝麻芯片等多家与自动驾驶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涉及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芯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光学感知等诸多方面。
【/h/]洞察小米自动驾驶专利
1。2022年下半年将迎来专利爆发期。
【/h/]根据小米汽车专利申请量和公开量的变化,小米汽车自动驾驶相关专利主要在2022年开始出现,爆发期在2022年6-7月。截至2024年4月,小米汽车已申请自动驾驶相关专利超过340项,其中发明申请专利超过210项,发明授权专利超过130项。
2。准确性和自动化是专利功效的重点。
【/h/]从小米汽车2022-2023年自动驾驶技术专利功效变化来看,“精准度提升”和“自动化提升”是这两年小米汽车专利功效的重点。其次,2022年“安全提升”的优先级提得很高,2023年提出了“效率提升”“精度提升”“速度提升”。
3。技术专利的追赶势头非常强劲。
【/h/]根据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专利申请人排名,小米汽车在三年内的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专利申请人中排名第六,这表明小米汽车对自动驾驶领域非常热衷,其技术专利追赶势头非常强劲。
【/h/]注:以关键词“自动驾驶技术”进行搜索,过滤条件为“中国有效、正在审查、PCT- valid专利”。
【/h/]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对比
1。采用BEV+变压器+占用网络算法。
【/h/]自动驾驶算法模块可以分为感知、决策和规划控制三个部分,其中感知模块是关键组成部分,它经历了各种模型迭代:CNN(2011-2016)-RNN+Gan(2016-2018)-BEV(2018-2020)-Transform。
【/h/]据小米科技发布会介绍,小米智家采用的底层算法是BEV+Transformer+网络占用,大模型技术全面集成。不过,与在自动驾驶领域领先的特斯拉和华为相比,小米自动驾驶的底层算法仍与2022年特斯拉FSD V11相似。2023年,特斯拉开始正式训练端到端模型,并在2024年发布了FSD Beta V12的测试版本。与国内厂商华为相比,华为采用了BEV+Transformer+GOD network(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架构,并进一步增强了基于道路拓扑的推理网络,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色,减少了自动驾驶技术对高精度地图的依赖。因此,小米在自动驾驶算法方面仍需继续跟进研发。
2。硬件配置出色,但仍需数据算法积累迭代。
【/h/]自动驾驶软件方面,小米SU7搭载了两套智能驾驶方案,分别为纯视觉(小米Polit Pro)和视觉+激光雷达(小米领航Max),其中小米领航Max搭载了SU7 Pro和SU7 Max在硬件方面,小米使用与小鹏相同的NVIDIA DRIVE Orin芯片,单芯片计算能力约为254 TOPS在雷达方面,在相同的价格下,小米SU7 Pro将配备何塞超高清远程激光雷达AT128,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的配置与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厂商基本一致。
【/h/]但智能驾驶的优秀程度,硬件配置只是基础,关键点还要看数据积累和算法迭代。目前,华为ADS智能驾驶系统在国内的实际运营体验处于领先地位。如果小米Pilot想要赶上华为ADS积累的数亿公里数据,它需要更多的实验认证。
3。仍需继续研发以提高技术竞争力。
【/h/]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路线来看,汽车驾驶自动化可分为0级至5级,分别对应紧急辅助、部分驾驶辅助、组合式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全自动驾驶。目前,中国L2级辅助驾驶已具备量产能力,越来越多的新车型配备了辅助驾驶功能,L3和L4级自动驾驶系统也处于研发和小规模测试阶段。
【/h/]国内不少车企已经开展L3级自动驾驶路测甚至L4级路测,Momenta、华为等公司在自动驾驶系统方面的技术竞争力仍明显领先。对于小米来说,小米起步稍慢,因此需要积累更多数据并改进算法,进一步推动L3和L4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和测试,并紧跟行业技术趋势。
【/h/]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h/]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和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h/]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人APP中找到,您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信息、企业发展尽在【企查猫APP】,最具性价比和功能性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