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AI算力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h/]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百度集团(09888)、腾讯控股(00700)、浪潮信息(000977。SZ)、中科曙光(603019。SH)、华胜天成(600410。SH)和青云科技(688316。嘘)。
【/h/]本文核心数据:战略集群;市场集中度;细分赛道;五力模型;
【/h/]AI算力市场竞争梯队
【/h/]目前,在中国的人工智能计算行业中,一些企业将部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例如来自微软、谷歌、英特尔、英伟达、AMD和亚马逊的人工智能计算产品,但一些企业也会采购国产计算产品。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和华为在中国具有竞争力,宝信软件、中科曙光、电子数码和网宿科技在产品和解决方案方面具有竞争力。
【/h/]AI计算企业架构竞争格局态势
【/h/]从整体算力产业来看,无论是通用算力还是智能算力,中国与国外都存在明显差距。英特尔、AMD和NVIDIA是计算能力的主要制造商,它们在全球拥有非常高的话语权,并供应中国市场。然而,近年来随着美国芯片法案对中国的制裁,中国AI算力的自主研发任重道远。
【/h/]在CPU方面,阿里云和华为鲲鹏的市场份额极低。智能算力中国正在提升,百度昆仑芯和阿里云也都在NPU领域有所建树。
【/h/]人工智能计算产品的竞争态势
【/h/]目前可以衡量国内AI算力竞争的模型有百度的文心模型、腾讯的混合模型、华为的盘古模型、阿里的依桐模型和浪潮的源码AI模型。其中,阿里的依桐大模型的参数数量最多,高达10万亿;而百度的文心大模型的应用场景相对广泛,涵盖聊天交互、文本制作和学生图片。
【/h/]中国AI计算产业竞争现状综述。
【/h/]从五力竞争模型来看,当前行业强度适中,细分赛道产品高度定制化,但复用性有待提升。此外,细分赛道上的高端产品被国外垄断,低端产品出现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有的国内企业正在寻求进口替代品。上游精密零部件的议价能力较高,而下游精密零部件的议价能力较低。由于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较高,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低,但行业内存在一定的替代品威胁。
【/h/]根据以上分析,对各方面的竞争进行了量化,其中1代表最大值,0代表最小值。目前,中国人工智能计算行业的五力竞争概括如下:
【/h/]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AI计算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状况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家APP中找到,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