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动画制作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行业利润水平有待提升【组图】
【/h/]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光线传媒(300251。SZ);奥菲娱乐(002292。SZ);白娜前程(300291。SZ);中国电影(600977。SH)
【/h/]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动漫制作产业收入;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的利润;中国动画制作行业从业人员。
【/h/]——中国动漫产业发展
【/h/]中国动画产业发展已久,主要分为探索期、快速发展期、曲折转型期和动画发展新阶段。从1922年到195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商业电影和第一部动画片相继诞生,一种新的内容表现形式进入了中国的文化市场。1957-1992年期间,在政府的主导下,以上海动画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制作单位推动中国诞生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1993年到2011年,动画产业引入了市场机制。由于我国动画制作水平与海外差距较大,在粗放式生产的背景下,行业内出现了作品质量不高、竞争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国内动画市场发展进入较为曲折的阶段。2012年以来,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下游需求市场呈现扩大趋势,国内动漫市场迎来转折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动画制作厂商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出现了一批“十年磨一剑”的创作者,陆续推出了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品动画作品,动画制作产业呈现出稳步健康发展的新态势。
【/h/]——中国动画制作的竞争梯队
【/h/]根据制作企业的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和作品产量,中国动画制作行业可以划分出明显的竞争梯队。一般来说,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的头部企业是光线传媒。作为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的代表性上市企业,光线传媒依托光线动画和彩条屋开展动画制作业务。目前,光线传媒直接或间接投资了十月文化、雨凝动画、好沟通动画、彼岸动画、可可豆等多家子公司。《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茶二中》《哪吒》《秦时明月》等多部作品获得市场热烈反响。因此,光线传媒无论是资金实力、企业布局还是产品制作,都可以算是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的头部企业。
【/h/]第一梯队主要包括奥菲娱乐、中国电影、上海动画电影制片厂、追光动画、华强方特等厂商。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动画制作背景,具有长期的动画制作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正处于企业发展的上升阶段。此外,像《小疯华英》、《两点十分》和艺术绘画田凯这样的公司在中国动画制作行业中处于第二梯队。这些公司都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少量具有代表性的动画作品。与此同时,它们得到了毕丽毕丽和阿里巴巴等具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公司的投资,这些公司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h/]——行业净利润维持低位。
【/h/]据《中国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统计,中国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对历年符合要求的动漫企业进行认定。因此,被认定为动画创作生产企业的厂商是我国动画制作产业的参与者,这些厂商的经营状况一般可以代表我国动画制作产业的运行情况。从行业总营收规模来看,2011-2021年我国动画制作行业总营收呈波动增长态势,但峰值出现在2013年,这主要与2013年国家政策补贴收紧前夕有关。2021年中国动漫制作产业营收规模为85.44亿元,净利润为6.44亿元。根据目前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的发展情况,2022年中国动画制作行业总收入规模约为90亿元,净利润约为8亿元。整体来看,中国动漫产业净利润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h/]——行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呈波动上升趋势。
【/h/]根据《中国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中国动漫制作行业从业人数从2015年的高位下降到2021年的低位,从业人数达到1.71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011年的81.26%上升到86.04%。虽然动漫制作行业盈利能力较差的现状导致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流失,但高学历人才在动漫制作行业中的占比波动上升,表明仍有一批高学历动漫制作人才持续参与行业发展建设。
注:2021年以后的数据尚未披露。
【/h/]——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综述。
【/h/]根据以上分析,中国动画制作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如下:
【/h/]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h/]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和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h/]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人APP中找到,您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