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多项数据向好 交通物流“跑起来”
央视网消息: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11月15日发布的中国交通运输生产指数显示,10月份交通运输生产保持持续稳定回升态势。
10月份,中国交通运输生产指数(CTSI)为182.7点,同比上涨28.1%。从结构看,CTSI运价指数为213.1点,同比上涨11.2%,增速比9月份加快3.0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保持8%以上的较快增长水平,运价指数继续向好发展。在中秋和国庆假期公众出行需求强劲的推动下,CTSI客运指数进一步回升,达到116.3点,同比增长138.2%。
中国交通运输生产指数(CTSI)是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的客货运量的加权综合,综合反映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该指数由综合指数和客运、货运两个分项指数组成。
1-9月,港口集装箱总量增长14.7%。
交通运输部11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9月,我国铁路、水路货运量分别完成37.36亿吨和68.27亿吨,同比分别增长0.3%和8.5%。港口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753万标箱,同比增长14.7%。
货物“旋铁”和“旋水”进一步推进,港口疏运铁路、水路、封闭带廊、新能源汽车运输煤炭和铁矿石占比提高到91.6%和78.1%。
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不断延伸,已基本覆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随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加快建设,我国多式联运基础设施进一步畅通,服务网络不断延伸。
交通运输部表示,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将把运输结构调整和多式联运一体化发展作为率先突破的区域。以多式联运为纽带,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h/】截至10月,西部陆海新走廊铁路海铁联运班列货运量已突破70万标箱,同比增长14.8%。海铁联运运输的货物有980多种,运输范围覆盖全国18个省(区、市)的69个城市。
116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开通的联运班线已基本覆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立体交通网络骨干,带动上下游1000多家企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