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数字人民币从“尝鲜”到“常用”?深圳金融机构使出这些新招式
界面新闻记者|刘晨光
“2023年,深圳数字人民币实现了三大转变,从‘尝鲜’到‘通用’,从‘支付’到‘智能支付’,从‘产品’到‘行业’。”12月27日,在深圳数字人民币试点调研采访沟通会上,深圳人民银行相关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从年初的“欢乐年货购”开始,深圳的数字人民币消费促销活动贯穿了2023年全年。据了解,2023年,深圳各级政府和运营机构共开展了80场数字人民币消费促进活动。2023年前11个月,深圳月均活钱包近200万。
以人们日常支付需求为导向,深圳人民银行推动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覆盖面逐步扩大。截至11月底,深圳线上线下受理商户超过300万。
今年6月,深圳人民银行会同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发布《深圳市预付业务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工作方案》,在11个预付业务领域推广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为预付消费领域问题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把四方问题变成互信,节省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成本。坚持“四性”平衡原则,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生态。
深圳人民银行表示,已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针对普通消费者和预付费业务经营者开展了30余场宣传活动,推动数字人民币预付费平台进入相关政府小程序。截至11月底,深圳已有857家商家接入数字人民币预付费平台。
2023年10月,深圳人民银行支持罗湖区设立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产业园,已有15家企业入驻。此外,2023年2月,香港居民可在罗湖口岸区自助申请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罗湖消费享受八折优惠。深圳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罗湖区已在港区设立17家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自助发卡机构,向2.5万名深港两地来港人员发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卡。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目前,该行自主设计研发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自助发卡机共有17台,已陆续部署在中国银行罗湖区的网点。设计的初衷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分发数字硬钱包。
他说今年罗湖区“跨境嘉年华”期间,香港人用硬钱包在罗湖区指定1000家商户,可享受8折优惠,罗湖区政府会给予补贴。活动期间,共有超过25000名港人自行申请大湾区数码硬钱包,设备运行良好。
该人士表示,该项目充分利用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特性,为政府、企业、商家提供了真正的落地解决方案,向跨境人群(非本地居民)精准投放通用券,鼓励受益人在本地消费。受众覆盖面可以扩大到东南亚国家和世界各地。
农行深圳分行相关人士指出,参与申请数字货币提前还款的企业提供纯信贷融资产品“提前e贷”,实现了数字货币在普惠信贷领域的全国首创。该贷款产品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可追溯性,在全国率先探索“数字人民币+数字普惠”模式,根据商户数字人民币管理平台中的预订单等业务数据核定授信额度。
财付通相关负责人表示,亚运会、大运会期间,成都、浙江的境外用户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APP扫描微信支付收款码进行支付。为进一步提升跨境支付服务体验,腾讯还积极参与多边央行的数字货币桥项目,并基于其金融科技能力和现有跨境业务资源,从出境和入境两个方向探索试点应用项目。
据了解,自2018年2月起,腾讯深度介入数字人民币的设计、研发、运营等各个环节,并于2022年1月开始为用户提供数字人民币服务。今年3月起,用户在数字人民币APP的“钱包快捷支付”功能下开通微信支付,可在微信小程序和视频号的场景下自主选择开通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支付。
深圳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采用“产业+金融+数字平台”的思路,成功实现了国内首个数字人民币预付费平台。截至目前,深圳建行已与11个区级政府、7个市级主管部门达成合作,推广至全市11个重点行业4.6万笔预付费业务。资金监管规模超过1.1亿元,保障了6.6万市民预付费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