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6.2级地震|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力开展积石山地震大救援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题: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方落实* * * * *重要指示,全力开展积石山地震大救援。
新华社记者
18日23时59分,寒夜中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强烈地震,震级6.2级,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19日13时,地震已造成113人死亡,536人受伤。与积石山县隔河相望的青海省海东市,地震造成14人死亡,198人受伤。
地震发生后,中共* * * *主席、军委* * *主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尽快组织调拨抢险救灾物资,修复电力、通信、交通、供热等受损基础设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基本生活。
贯彻* * * * * * *的重要指示,各方面力量立刻集结,全力以赴搜救伤员,开辟生命通道进行救援,尽最大努力安置受灾群众,抢修受灾基础设施,防止余震、低温等次生灾害发生...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救援,争分夺秒
灾情严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和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
灾难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派出多支救援力量赶赴地震灾区。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约300名官兵连夜出动,于凌晨4时抵达受灾严重的积石山地震灾区,迅速展开人员搜救和道路清扫。武警甘肃总队出动300多名官兵、40多辆车,分赴积石山县刘集乡4个村,承担搜救、运送伤员、疏通道路、搭建帐篷等任务。甘肃军区临夏军分区根据任务分工,组织民兵赶赴各点执行任务。
甘肃省调集1500多名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队员和1500名警察赶赴灾区。青海省海东市组织卫生、公安、消防等救援力量4200余人,调集大型救援设备268台套、救援器材8246台套奔赴一线。
拯救生命,争分夺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紧急派出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危重病、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医疗急救工作负责同志和国家级专家赶赴甘肃灾区;组织毗邻甘肃省的四川、陕西、宁夏三支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迅速集结,尽快赴甘肃省、青海省支援。
甘肃各级医疗机构派出19支386人的救援队,分赴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全面开展伤员搜救、转运和救治工作。当地政府在乡镇卫生院设立救治点,在州级、县级医院设立绿色通道,及时分类处置伤员。轻伤者就近治疗,重伤者转州级医院治疗。
记者在甘肃省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看到,住院楼出现严重裂缝。医护人员在路边临时搭起床位,轻伤者就地包扎。重伤者简单处理后,被送往积石山县人民医院。
青海省海东市派出64辆救护车,1404名医务人员,救治了144名地震伤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成立联合专家组,会同地方医务人员对伤员进行会诊,逐一排查伤情隐患,制定一人一策的诊疗方案,全力救治伤员。
修复,打通生命通道
地震破坏了一些基础设施,如水、电、交通和通信。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专业力量,尽力打通生命通道。
地震发生后,交通运输部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指导甘肃交通运输厅做好应急救援、灾损排查、交通保障等各项工作,并派出甘肃、青海等地公路部门对震中周边路网运行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核实灾情。密切跟踪、全面排查灾区铁路、公路、民航、邮政受损情况,确保路网畅通,注意安全,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协调驻地周边央企成立应急抢通小组,摸清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和战备钢桥相关情况,做好随时调动支援的准备。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教派工作组到达灾区现场,组织力量清理受灾道路,加强余震监测防止次生灾害,开通应急救援通道,确保救援车辆自由快速通行。截至目前,震中的干线公路和乡村公路已抢通。
公安部交管局启动甘肃周边抗震救灾交通保障联勤机制,监控甘肃周边特别是震区周边道路交通情况,及时调度处置突发交通警情。甘肃、青海交警总队启动专项应急预案,陕西、宁夏交警总队积极配合做好远程分流、宣传劝导等工作。
经国家电网连夜抢修,截至19日18时30分,积石山县地震灾区受损骨干电路已全部恢复供电。截至19日19时21分,青海受本次地震影响的用户供电已全部恢复。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省、市、县指挥中心人员迅速到岗,组织临夏公司对所属变电站、供电线路、电力设备进行全方位专项检查。同时根据积石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为部分停电用户和居民临时安置点提供临时供电。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已开展全面震后排查,发电设备和大坝设施运行正常。
重新安置以保证人们的生活
震区海拔高,温度低。这几天遇到了寒潮。室外温度低至零下,我的呼吸都变成了冰。
为应对寒潮天气对抗震救灾的叠加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做好能源、电力、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工作,积极指导电网企业抢修受损电力设施,组织应急供电,全力保障民生和重点用电需求;组织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第一时间就近调拨棉帐篷、棉被、棉大衣等救灾物资。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应急管理部向甘肃、青海两省地震灾区紧急调拨* *救灾物资,支持灾区做好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
中国红十字会紧急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启动红十字应急救援西北合作区合作机制,派出红十字搜救、医疗救护、救助等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实施救援。首批紧急救灾资金500万元,调拨棉帐篷700顶、折叠床2000张、棉被12700床、棉衣4500件、家庭包1000个。
记者在甘肃省积石山县临时安置点看到,救灾物资已陆续抵达。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甘肃、青海两省自然灾害救助资金2亿元,支持两省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统筹做好受灾群众应急抢险救灾,重点做好受灾群众搜救、转移安置、险情排除、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紧急整改、受损房屋修复等应急处置工作。甘肃省财政厅紧急下拨2000万元抗震救灾资金,帮助灾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金融监管总局启动应急机制,统筹指导各地监管局、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银行机构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保险理赔服务工作。金融监管总局强调,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手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受灾地区的相关支持力度,及时恢复当地基础金融服务。督促当地银行保险业加强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科学施救,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派出专家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指导地方做好救援技术保障、次生灾害调查和应急处置等工作。自然资源部已要求甘肃、青海两省及时组织巡查排查,切实做好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工作,重要信息及时报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将继续加强组织协调和专家调度,帮助指导地方做好会商研判和应急处置工作。
中国气象局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二级应急响应。预报显示,积石山县未来10天无降水。
记者在甘肃省积石山县地震灾区现场看到,部分地区的临时安置点已经打开炉灶,为受灾群众烧热水。一些安置点的受灾群众还分到了几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和小米粥。兰州某餐饮企业员工自发赶到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为当地群众提供了1000多份牛肉面。大河村一家诊所的工作人员煮了小米粥,免费发放给受灾群众。当地一家食品公司的负责人用汽车带来了200个桃酥。
截至19日21时30分,记者在大河村委会附近的临时安置点看到,温暖的帐篷和取暖炉已经基本安装完毕,部分帐篷已经看到浓烟升起。
救援工作仍在继续。
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受灾群众需求,切实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全力组织灾情调查和救援工作,全力防范地震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