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20公里,七旬母亲陪女儿又来献爱心了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纪、记者颜俊臣)在最困难的时候,低保保障了她的基本生活。2022年冬天,她领到了第一笔养老金。为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她不远千里来到南通市慈善总会,献出自己的爱心。(现代快报2022年12月14日报道,50岁姐姐跋涉20公里捐出第一笔养老金。)2023年冬天,爱心母女再次前来捐款。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经过劝说,工作人员最终接受了200元爱心款。
△爱心母女与工作人员合影。
12月11日凌晨,顶着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寒流,年过七旬的单奶奶陪着年过五旬的女儿来到南通市慈善总会。一进办公室,单奶奶就从手提袋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递给市慈善总会(捐赠工作中心)党支部书记夏,高兴地说:“姑娘,这是2000元。今年女儿养老金涨了100元,去年2400元,今年2500元。我们留下500元生活费,捐2000元给你……”
看着笑容满面的单身奶奶,夏想起了2022年12月的一天。那天还下着毛毛雨,单亲奶奶和女儿从20公里外的家赶到市慈善总会,捐出女儿的第一笔养老金2400元。
△2022年12月,胡女士和母亲来到南通市慈善总会,捐出了第一笔养老金。
原来,多年前,单奶奶的女儿胡太太下岗了,是低保保障了她的基本生活。所以,在领到第一笔抚恤金后,胡女士认为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允许她享受低保,保障了她的基本生活。现在她每个月都有退休工资,就和妈妈商量着捐出来帮助比较困难的人。当时考虑到母女俩的生活很贫困,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接受了400元的爱心款。
& quot;阿姨,你的礼物太珍贵了。你认为我们能接受200元吗?"夏被说服了,“你看,你都70多岁了。虽然你现在很健康,但毕竟老了。我们得为我们的老年存些钱,对吗?你,存钱以备不时之需……”"我有足够的钱。我和女儿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一件衣服可以穿几十年,除了一日三餐几乎不用花钱,不用担心我们缺钱。你只接受去年400元起的捐款,但今年无论如何都要接受,否则我会一直惦记着他们。"单奶奶只收了200元就急了。
& quot;阿姨,我们感受到了你的诚意,就收了200元,但是这200元和2000元、20000元是一样的。就听我们的,把钱拿回家存起来。如果我们这里有特殊困难,我们会再打电话给你。你觉得可以吗?"工作人员陈宣仪一边给单奶奶开具捐款发票,递上捐款证明,一边一起劝说单奶奶。"那么如果你遇到有特殊困难的人,需要帮助,你一定要来找我..."再次看着塞到手提袋里的红包,山奶奶反复叮嘱,然后带着女儿一步一步地走了。
在南通,像他们这样默默奉献爱心多年的好心人还有很多。南通市慈善总会(捐赠工作中心)党支部表示,将更加用心做一个爱心单位,做一个爱心人士向慈善事业捐赠的桥梁和纽带,引领和带动更多的人“知善、善、行善、扬善”。
(通讯员供图,李凯波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