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回应“女律师建议同行做擦边直播”:已批评,不会开除
近日,一位自称年轻律师的网友在一个律师相关的讨论帖《去做直播吧》中评论称,其律师月薪5000元,直播收入约2万元。“上海没有直播我活不下去”引发热议。
网上发布的有争议的图片
根据该网友的自我介绍,记者发现在上海律师行业征信服务平台上确实有一个叫董某的同名律师,其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也证实该网友是一名律师。
记者注意到,董曾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舞蹈与普法结合的视频。有网友认为该用户是自导自演的“预谋炒作”;还有人觉得看了视频后“如果不是擦伤就是正常的舞蹈,就是有点小妩媚”;也有网友表示,“女律师跳舞毁掉的不是她自己,而是整个女律师的职业形象,甚至是整个律师群体的职业形象。"
4月22日,记者也联系了董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律所负责人之一王燕(化名)告诉记者,律所对董进行了批评、建议和教导,并从关爱青年律师健康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角度与董进行了沟通,希望她引以为戒。
& quot;从她的b站主页视频可以看出,已经整改完毕。"王艳还指出,董在4月21日发布的澄清视频中有一些不恰当、不理智的回应,因此受到批评。董还听取了王艳等律所负责人的建议,删除了b站的回应视频。未经我们同意发布这些视频是不合适的,也不应该以这种形式发布。"
王艳告诉记者,经过沟通,董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律所不会辞退她。“对于青年律师的成长,律所是主要单位,都有责任。"王艳说,在一定程度上,律所有过错,没有为年轻律师提供特别好的保驾护航。接下来,它会给他们一些建议和指导。
点评:比是否擦边球更应该讨论的是女律师对法律咨询的戏谑态度。
话多吃亏。这次冲上热搜的网络名人女律师可见一斑。
据报道,近日,网上传“上海一律师因月入五千无法生存,故做直播,月入两万。帖子引发热议。随后,该博主发视频回应称,这在当时只是一个玩笑,但很多人转载称,她是一名38岁的已婚女律师在做直播。希望各大销售点停止转载谣言,为自己的言论道歉。看博主发布的视频,确实有舞蹈和普法结合的视频。
有一段时间,争议很多。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年轻律师的生存现状;有人觉得只要不违反平台规则,跳舞有什么不好;也有人认为这是在抹黑律师行业。众说纷纭,但是可以看出,当“刮”这个词说出来的时候,是不是擦,似乎就没那么重要了。
互联网时代,圈内律师很多,有半个月赚了几百万的老韩,也有“渣男粉碎机”龙飞.....他们因专业的法律解读和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而赢得了公众的赞誉,这似乎符合人们对律师形象的正常想象。但这位圈外女律师的视频频频出现跳舞片段,多少有些另类,自然更容易被观看和审视。所以,无论是蛮横的语言还是蛮横的行为,都不能只享受蛮横行为带来的流量而不承担相应的后果。
就是在这种争议下,我开始看她的视频。她的形象和她记忆中的律师不一样,也不仅仅是跳舞的原因。比争议是否被置之不理更值得讨论的是她专业知识的匮乏和对案例分析的调侃态度。
作为一名律师,她有时会说:“我解决不了。这里有没有懂法律的,做过类似实践的(帮忙回答)”。每个人都有知识盲区,这无可厚非,但普法律师这么说,就让人觉得她缺乏专业知识。这种缺失也会让人怀疑,是不是因为专业能力的缺失,所以要靠舞蹈等形式来掩盖或者掩饰专业素养的缺失?
更重要的是,网友咨询的时候,她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吃瓜心态,而不是律师应该有的解决问题的认真态度。在一个网友截图转发的视频片段中,一个17岁的少年在咨询一起未成年强奸案时,笑得做出各种夸张的表情。如果跳舞还能谈,那么咨询中的戏谑态度就让人无法理解了——一个可能涉嫌强奸的案子真的有那么好笑吗?
类似的表现不仅仅存在于一个视频中。封面是诸如“男大学生让年轻女性怀孕要付赡养费吗?”“冒充空姐卖原装丝袜违法吗?”“代孕钱可以退吗?”而其他的称谓,虽然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吸引大众,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人为的原因,类似的网友更愿意咨询她,但我还是想问,这些案例都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律师这样对待涉嫌犯罪的咨询,同时公开,有没有考虑到社会影响?
这些问题其实更值得一个专业的审视和探讨。至于广大网友,可以提出质疑,但也需要理性,不能容易对这位女律师产生网络暴力。是互联网时代应该有的个人素养。(据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