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五周年:5万亿总市值彰显“硬科技”底色,“科创八条”引导资源加速整合

ze9个月前社会742

界面新闻记者|孙艺珍

7月22日,科技创新板正式迎来开板五周年。

近年来,得益于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高效的融资服务,我国一大批优质科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R&D投资额屡创新高。上市公司整体成长性良好,科技行业正在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新“国九条”和科创板八条相继出台,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作为注册制的先行者,科创板的成功实践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改革的春风。

“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之地。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板,首批25家企业上市。

经过5年的发展,根据上交所披露的最新数据,科创板支持了573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总市值达5万亿元。IPO融资9108亿元,再融资融资1581亿元,合计超过1万亿元。

其中,573家企业中,国家级专业化、创新型巨头企业34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40家,占比65%。

科创板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多元化的上市条件显示了科创板审核的包容性。最新数据显示,科创板已支持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结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和20家第五套标准企业上市。截至目前,19家未盈利企业实现盈利,上市后“摘U”。

“作为a股资本市场首个试点注册制的板块,科技创新板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推动了a股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有力支持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践行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安永硬科技产业中心主管合伙人唐哲辉认为。

五年来,科技创新板公司R&D投资屡创新高,积极发挥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保持较高的R&D强度,加快创新要素集聚。

2023年,R&D投资额达到1561亿元,同比增长14.3%,R&D投资额与营业收入比值中位数为12.2%。

科技创新板自上市以来,整体呈现良好势头。以2019年为基准,科技创新板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3%和24%。

其中,92家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30%,187家公司营业收入连续4年增长,75家公司净利润连续4年正增长。2023年,科技创新板公司平均毛利率为42%,大幅领先于a股各板块。

瑞银集团(UBS Group AG)中国区总裁、瑞银证券董事长钱表示:“科技创新板在过去五年中支持了超过500家科技企业的发展,显示了其在吸引和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和实体经济方面的显著成就。总的来说,这些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之后,在R&D的投资显著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也有显著提高。可见,科创板对科技创新企业起到了明显的引导和赋能作用。”

“目前资本市场板块各具特色的企业各有所属,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大交易所形成了竞相发展的态势。可以说,科创板的设立是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最强助推,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郭进证券投资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

随着科技创新板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和拓展,以及交易机制的不断优化,优质的科技创新板公司和交易所的创新金融产品体系相辅相成。

近年来,上交所积极助力投资侧改革,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不断丰富科技创新板指数品种。截至目前,已发布20余个科技创新板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近1530亿元。构建了涵盖规模、主题、策略的科技创新板指标体系,多维度表征科技创新板证券的整体表现。

近日,上交所正式公布了上证科技创新板200指数(以下简称科创200指数)的发布安排。

科创200指数从科技创新板中选取200只市值小、流动性好的证券作为样本,与上证科技创新板50成份股指数、上证科技创新板100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技创新板规模指数系列,反映不同市值的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板市场的整体表现。

此外,7月20日,上交所正式公布了上交所科创板医疗指数和上交所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的发布安排,这意味着科创板指数即将达到20只。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外相关科技指数产品跟踪规模超过one hundred and fifty亿元,其中科技50和科技100两个大类指数的产品规模占比超过90%,有效引导资金支持“硬技术”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水平,提升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科创200指数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科创板规模系列指数对科创板市场的覆盖面,总市值连同科创50、科创100指数样本约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的88%,可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基准参考和投资工具。

科创板指数产品不断丰富,已发布20多个指数产品,境内外产品规模近1530亿元。

截至2024年6月底,上海科创50ETF产品规模为1277亿元,是产品集合规模的近5倍;上海科技创新100ETF产品规模为179亿元,较募集规模增长30%。

“科技创新板八条”引导科技领域资源加速整合。

2024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技创新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新型优质生产力的八项措施》(以下简称《科技创新板八项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中国现代化建设大局。

“科技创新板八条”鼓励科技创新板公司兼并重组优质产业,引导科技创新领域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创八条”明确提出,适当提高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收购优质不盈利的“硬科技”企业。丰富支付工具,鼓励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开展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研究。支持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鼓励证券公司积极开展并购重组,提高专业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创新板八条”颁布后,沪深两市各有1个重组项目获批。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已有15家公司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1家公司发布发行可转债购买资产预案。华星源创等7家公司完成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协同,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安永硬科技产业中心主管合伙人唐哲慧表示,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深化注册制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

唐哲慧表示:“可以预见,a股资本市场将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开启‘绿色通道’机制,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的包容性,支持科技型企业综合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现金等多种支付工具进行重组。在审计过程中,监督将更具包容性。”

自6月19日“科创板八条”颁布以来,上交所近期密集举办了一系列市场培训和研讨会。目前,上交所正在加快推广更多具有示范意义的M&A案例。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指出,典型案例的落地是对市场预期最好的澄清,也是对市场信心最好的提振。近期“科技创新板八条”落地案例的陆续披露,释放了积极明确的政策信号。希望市场各方摒弃习惯性思维,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与监管部门一起推动更多优秀案例的产生。

相关文章

界面早报 |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美国宣布将胡塞武装重新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界面早报 |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美国宣布将胡塞武装重新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h/]**与爱尔兰会谈* *瓦拉德卡:中国将给予爱尔兰单方面免签待遇。【/h/]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1月17日上午,国务院在都柏林国宾馆同爱尔兰人瓦拉德卡举行会谈。* *指出,中方愿同爱方坚持相...

【观察】多省市动员部署,地方层面机构改革正加速推进

【观察】多省市动员部署,地方层面机构改革正加速推进

界面新闻记者|高佳 界面新闻编辑|翟瑞敏 新一轮机构改革正在地方层面加速推进。界面新闻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7日,江西、北京、天津、湖南、重庆已召开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 据湖南日报报道,12月...

春节效应助力1月CPI同比涨幅升至0.5%,为5个月来最高

春节效应助力1月CPI同比涨幅升至0.5%,为5个月来最高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涨幅较去年12月回升0.4个百分点,为5个月来最高;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3%,降幅较去...

加拿大公布报复性关税进口目录,特朗普:美国人可能面临阵痛

加拿大公布报复性关税进口目录,特朗普:美国人可能面临阵痛

据央视新闻报道,加拿大政府当地时间2025年2月2日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的产品目录,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另外,加方还在考虑采取非关税手段进行反制。...

IPO雷达|物美创始人张文中再推麦德龙赴港上市:营收连年下滑,六成收入靠关联方

IPO雷达|物美创始人张文中再推麦德龙赴港上市:营收连年下滑,六成收入靠关联方

记者|张乔宇近日,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忠在资本市场再次发力,力推物美集团控股的麦德龙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麦德龙)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瑞银集团(UBS Group AG)和招商证券国际(Chin...

一架军用运输机在俄边境坠毁,俄官员称被西方导弹击落

一架军用运输机在俄边境坠毁,俄官员称被西方导弹击落

【/h/]央视新闻1月24日援引多家俄罗斯媒体消息称,一架伊尔-76运输机当天在俄罗斯西南部边境的别尔哥罗德州科罗昌斯基区坠毁。随后,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机上共有74人,包括65名乌克兰战俘、6名机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