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更好服务青少年
7月19日晚,由雷州市博物馆、雷州市民俗研究会举办的“博物馆之夜”落幕。从陶瓷技艺的亲身体验,到文物的深情讲述,再到有趣的集章打卡互动,充满创意的文化市集,每一个环节都让人流连忘返。(7月21日《湛江日报》)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承载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文化的向往。近年来,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博物馆丰富的展品、生动的展览方式和专业的科普内容,无疑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和科学世界的大门,感受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自然的传奇,丰富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在漫长的暑假里,孩子们经常面临“失控”的尴尬局面。父母都在寻找既能增长见识,又能消磨时间的地方,尤其是孩子。博物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博物馆游学以其独特的资源和环境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他们可以在这里直接与历史对话,与艺术交流。雷州博物馆之夜,孩子们不仅认真参观、聆听讲解,还欣赏了雷州石狗非遗产品和雷州精美根艺摆件。他们还学习了制作雷州窑陶瓷的技巧,掌握了制作的基本技能。这种活动也吸引了江西等地的游客带着孩子前来参观。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更加直观深刻,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无疑为孩子的暑假生活增添了别样的精彩。
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青少年在这里阅读过去和现在,展望未来,以新颖、轻松的方式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在打开传统文化交流之窗中触摸历史的沧桑;感受祖先在生活情境中的温度和气息。
博物馆普及后,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走进博物馆,更多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与创新。在暑假旅游热潮中,不应该把博物馆当成一般的旅游景点和游乐场,没有必要带着从众心理“打卡”。参观博物馆前提前做好功课,熟悉当地历史,了解文物古迹,让你在参观中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历史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博物馆是人们变得文明的地方。参观博物馆时,“文明”是底色。青少年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来博物馆,努力学习,专心研究,文明观展,服从秩序;树立对文物的尊重,就是尊重文明和历史的意识;在与历史的对话中,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怀,把博物馆游学变成灿烂的文明景观;我们应该在一时冲动之下,在“行走的教室”里学点东西,然后带着全负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