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产业招商清单:诺力智能、今天国际、东杰智能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智慧物流在中国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路径。
作为智能物流发展的基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设备在物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智能物流系统的整个框架中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与物流业深度融合。
中国非常重视智慧物流的发展。近年来,各种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引导物流行业加快智能化升级。在顶层设计上,现代物流“十四五”规划、冷链物流“十四五”规划、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都将智慧物流作为重要发展方向,推动物流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转型、网络化升级。
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要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智能化水平,实施物流智能化改造。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未来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行业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的智慧物流市场一直在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2021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6477亿元,同比增长10.9%。随着物流行业与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h/]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智能物流行业产业链发现,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主要是单一的设备和零部件供应商;中流是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自己的核心设备或软件产品,根据行业的应用特点,使用多种设备和软件,设计和建设物流自动化系统;下游是物流自动化系统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主要分为工业生产和商业配送。
【/h/]具体来说,产业中游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地位。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加强核心设备和软件的研发创新,扩大核心产品的种类。与此同时,一些拥有核心软件产品的设备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也在向解决方案提供商演变。目前,知名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大多是由设备提供商或软件开发商演变而来,有些是由物流设备的制造商发展而来。这些企业有很强的硬件技术,另一部分是从物流软件开发商发展而来。这些企业在软件技术开发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
2024年,各地政府对智慧物流行业的招商引资越来越重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智慧物流技术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为智慧物流产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资源支持。同时,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和企业投资行业,助力智慧物流行业实现更快发展。
那么,国内智慧物流行业各大企业的动向是什么?
从中国智能物流行业上市企业分布来看,长三角和大湾区地区代表性企业较多,智能物流企业分布密集,主要有诺力智能、今日国际、东捷智能等。
据企业大数据显示,智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智能物流业务大部分集中在国内市场,部分智能物流集成系统解决方案公司,如李诺智能,涉足国际市场。
智慧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李诺股份公司
2000年3月,李诺有限公司(原长兴李诺机械有限公司)在浙江长兴县正式成立。
2006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在德国成立诺里欧洲;在集团的战略布局下,李诺于2016年收购了国内优秀的物流系统集成商无锡钟鼎集成技术有限公司。至此,李诺成为名副其实的“全领域智能内部物流系统提供商”;2018年,李诺投资的工业M&A基金完成了对法国SAVOYE公司全部股权的收购,大大加强了李诺在物流系统集成技术和软件服务方面的能力,使其物流仓储系统集成服务大步迈向国际市场。
李诺国内外销售市场份额变化:
李诺股份主要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和智能物流系统业务两大业务,涉及物流仓储硬件制造、软件服务、集成服务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工业设备制造企业。2020年,李诺仓储物流车辆及设备业务收入18.9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48%;智能物流系统业务收入20.9亿元,占比52%。
【/h/]官网信息显示,李诺有限公司拥有多家子公司,分布在中国、德国、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员工总数超过1000人。
2024年4月30日,李诺股份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0.53%。
营收和利润方面,李诺实现营业总收入17.51亿元,同比增长3.66%,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0.53%,基本每股收益0.45元。
资产方面,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额90.89亿元,应收账款16.56亿元;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亿元,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56亿元。
根据年报披露的信息,未来,在智慧物流系统业务方面,李诺股份将继续深耕新能源产业,同时加大冷链、医药、家居、服装等新产业的布局,加大软件研发和投入,构建更加完善的自主软件体系。
中国智能物流装备产业技术发展现状
智能物流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发展。
作为智能物流发展的基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设备在物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智能物流系统的整个框架中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与物流业深度融合。一些新兴技术在智能物流领域的应用如下:
智能物流装备产业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社交电商经济的发展,对智能物流的需求催生了对相关技术发展的需求。从2013年开始,我国智能物流装备行业的技术活跃度逐渐上升,从2013年的12项申请上升到2021年的242项申请,2022年申请数量有所下降,达到164项,仍处于较高水平。到2023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相关专利申请量为7件,授权量为16件。整体来看,智慧物流装备的技术环境已经从爆发式增长逐步进入高端技术攻坚阶段。
注:语义搜索关键词:智能物流设备、智能仓储设备、智能输送设备、智能搬运设备、物流机器人、智能配送设备、AGV、AMR、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输送分拣系统、物流机器人。下图也是一样。
智能物流设备的技术创新趋势
分析我国智慧物流装备行业关键技术的应用数据,其中仓储管理占据了较大的应用。此外,研究较多的相关领域还有输送装置、机器人、集装箱、搬运装置、搬运系统、二维码、计算机等。
智慧物流发展趋势
未来,智慧物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行业发展将朝着物流连接升级、数据处理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发展。随着智慧物流的大规模应用,结构将不断优化,通过融合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发挥智慧物流的优势,推动我国物流业的革命性发展,实现物流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智慧物流行业专家最新观点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咨询中心副主任何兴东表示,智慧物流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它具有连通性强、集成面广、经济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生态效益好等明显优势,代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安全、效率、价格是加速智慧物流时代到来的三大因素。自动导向运输车、自主移动机器人、工业级无人驾驶已经是非常火热的物流设备。”京东物流智慧园区专家刘斌表示,智慧物流正在从简单的室内场景转向室外复杂场景,依靠多设备协同实现整体无人化。配送机器人深入园区建筑后,将把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最后一米”。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执行院长、长三角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韩东亚对智慧物流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从物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明确智慧物流的发展目标;二是推动智慧物流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以智慧物流为重点的信息网络体系,建立物流大数据中心,全面整合行业和信息资源,推动互联网+中的物流和跨境电商发展;第三,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引进全国性物流企业(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总部、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促进物流发展的上游企业、知名物流供应链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总部型物流企业、物流采购配送中心;四是搭建国际智能物流研究平台。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技术赋能作用,积极搭建国际智慧物流研究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五是开展物流体系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打破物流信息平台之间的壁垒。
未来经济学家应用程序信息部分
更多对该行业的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新产业轨迹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能招商系统、产业地位认证、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专项新巨头申报等解决方案。在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家APP中找到,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进行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信息、企业发展尽在【企业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