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零号湾再迎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52亿元
记者方卓然
6月17日,在江川路街道“投资闵行月签”专项活动上,北沃医疗、电气新能源、紫菱数字智能等9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江川路街道,总投资超52亿元,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签约企业预计达产后总收入超过36亿元,税收超过1亿元,推动江川路街道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川地处黄浦江门户,长三角咽喉。是一条超大型街道,面积25.85平方公里,比黄浦区(20.52)和虹口区(23.48)还大。
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大岭湾科技创新源头功能区发源于江川。
不久前,《关于加快建设“大零湾”科技创新源头功能区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这是继2023年2月《大零湾建设规划》发布后的又一利好,为闵行、“大零湾”、江川的发展注入了动力。
因为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大零湾”的牵引,闵行江川经济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3年,江川街道非房地产收入同比增长47.21%,位居全区第二,区级收入9.22亿,同比增长34.02%;工业总产值对全区的贡献居首位。2024年依然保持良好势头。1-5月,工业产值保持正增长,服务业和商业销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街道级区级收入7.32亿元,增长52.79%。
江川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陆晓燕透露,在产业规划方面,江川根据现状确定了“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科技服务”四大重点产业发展领域。
当天,江川路街道在会上发布了“能源装备”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版图,准备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聚焦这两大领域,通过专业化的产业运营建立产业联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延伸、强化、补充、拓展链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产业版图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这两个产业的专业化和集群化发展,为后续发展和营商环境的优化指明方向。”陆晓燕说。
以能源设备为例。在被称为“老闵行”的江川路街道,沿着中国张祥的街道,不仅有“四大金刚”传统火电设备生产企业,还有上海电力有限公司下属的闵行电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能源供应企业,还有国家电投部成套、卡斯比泵等中外合资企业等国家能源设备团队,能源设备一路完成。
与此同时,上海电气未来的新能源产业板块,如电机厂的“恒西光伏”、汽轮机厂的“联合燃气轮机”、锅炉厂的“氢气发电机时代”、上海电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能源有限公司等,都已在江川落地。
在江川街道的牵线搭桥下,电动新能源与民开发合作打造零碳示范园区,以示范应用场景的建设带动区域能源装备产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江川已聚集能源装备企业58家,2024年江川已落地能源装备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7.9亿元。
这次君实电器与江川路街道、南滨江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君实电气在电力系统服务领域的专业技术优势,将为区域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生物医药领域,江川路街道目前已聚集相关企业约80家,2023年营业收入95.3亿元。其中,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占比最高,约为32%;化学医药的经济贡献最高,收入约80亿元。
江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林毅表示,江川正在融入闵行。市三科"战略,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资源,聚焦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群。
陆晓燕表示,在产业布局上,江川重点围绕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科技服务四大领域,延伸链条、强化链条、补充链条、拓展链条,打造区域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人才服务方面,致力于提供一流的生活配套和扶持政策,为创新创业人才打造高水平、高能量的平台,促进产文融合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