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画站上被告席
声明: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锌秤(ID:znkedu)。作者:李文杰,经站长之家授权转载发表。
“我们的案子和AI地图被盗的案子完全不一样。我们起诉小红书的AI模型库侵权。”
最近关于AI画侵权的风波很多。除了侵犯AI绘画图片著作权的一审判决,还有侵犯AI模型库的案件。
【/h/】日前,据九拍财经报道,画家“正版青团子”与小红书的著作权侵权案已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同时立案的还有其他三位画家以及小红书及其ai绘画产品Trik。据悉,这四起相关案件是AIGC训练数据集侵权的首例。
早在今年8月,画家“是条雪鱼”就在社交平台上指出自己的原图是小红书的AI绘画产品Trik喂的,随后又有三位画家公开指出同样的问题。
据“正版少年团”微博称,“这是艾画第一次站在国内的被告席上。”
为什么AI大模型会被指控侵权?
“小红书被起诉了!”2023年11月29日,美术博主“CG插画控”发布微博称,“四位创作者已分别将小红书星云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主体公司和小红书Trik软件的主体公司Ipsilong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告上法庭。”随后,该微博被涉事的4名创作者转发。
为什么AI画产品会站在被告席上?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回到今年8月。
8月1日,画师“是雪鱼”发布微博指出,小红书旗下的AI绘画产品Trik AI用原图喂AI。简单来说,AI产品需要利用大数据来训练模型。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喂食”。
据微博“是雪鱼”“最近几天很多人@我说小红书官方给了他们的AI图片,甚至直接成了模板。作为原作者,AI生成的所谓原创作品,哪些部分抄袭了我作品的哪些元素,我一眼就能看出来...特里凯,你能解释一下它也是“夸父追逐太阳”吗?这和拆分重组有什么区别?不管你的AI是在学习还是在争尸,我相信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
公开资料显示,Trik AI的官方介绍是“AI影像创作工具”,其之前的小红书官方账号上发布的大部分作品都会标注“小红书AI”。但是锌秤发现目前在小红书上找不到该账号。
trikai和小红书具体是什么关系?根据36Kr之前的报道,小红书从3月份就开始准备独立的大型模特团队。核心员工来自广告业务NLP技术团队,公司内也有多个独立部门同步推进AIGC(AI制作内容)的探索。今年4月,小红书推出了专注中国风方向的AI绘画应用Trik AI。
继《是雪鱼》在微博发布后,画家“云淡风轻”、“正版青春团子”、“RedMatcha”也发布了微博原图,指出其原图由Trik AI提炼,并附上相关作品对比。
其中“云淡风轻”的意思是“我发现我不仅被融化了,小红书里画家发的图还可以随意提炼?”“正版少年团”提到,“朋友告诉我,我是被小红书的AI喂大的。看了之后,确实有很多图片在配色元素和画面风格上和我相似,感觉自己的心血被抄袭了。”
快四个月了,事件迎来新进展。锌秤注意到,除了之前在小红书注册的官方账号,已经疑似被注销,在各大应用商店已经无法搜索Trik AI。
这可能和8月份的舆论风暴有关。据“平价派”报道,8月风波兴起后,被侵权的原画师在小红书发布停止更新作品或转让作品的通知,不少用户自发将图标“无AI”作为头像,表达对AI侵权的愤怒。甚至提出了“反艾”计划。在Trik AI小红书官方账号发布的AI作品下,评论区也充斥着大量抵制AI的用户。
喂AI是个难题。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国内许多大型模型产品投入使用。对于AI文胜图可能引发的版权和版权问题,腾讯混合模式下文胜图技术总监卢庆林曾对媒体表示,一方面训练数据需要很好的控制,包括公共数据集和购买数据集。腾讯花了一定的钱来保证版权问题,规避敏感数据。
“AI画图的原理是AI从海量图文对应的数据中学习语言描述和艺术图片之间的关系。AI从一个随机化的起点出发,不断修改画作,最终形成一个在美学上与人类经验和知识高度一致的成品。从上述原理可以看出,最新的AI技术生成的图片并不是现有图片的拼凑,而是类似于人类经过长期绘画训练后的‘再创造’。”百度文心一格相关负责人也对锌秤表示,百度非常重视图片的版权。如果以后平台开放的生成图片侵犯了原作者的权益,我们会提供投诉反馈渠道,并为相关权利人提供权利救济渠道,快速处理。
但是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公司还是有相关风险的。
“目前喂养AI主要靠人。为了避免侵权的风险,公司和特定的审核岗位或标记岗位需要从数据来源中进行过滤和筛选。”国内头部科技企业算法工程师告诉锌秤,“其实现在监管不到位,大部分公司都是用网上能找到的,不管有没有侵权。”
这意味着很多平台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大量艺术家的作品放入数据库进行AI学习。因此,用原创作者的作品训练AI大模型一度备受争议。
今年8月,哔哩哔哩也被指控使用人工智能编辑艺术家的作品。
当时首页更新的“七夕之夜”活动宣传图,被网友怀疑是艾做的,还融入了另一位原画师的作品,甚至还留下了一些细节:袖子卷了起来,手凹了下去,只露出半只鞋。插画师“月月水手月”当时在微博中说,“公司项目的图纸都学过了...你至少应该改变他们”。在该微博下,不少网友评论道,“这么说ai不是到处都是地图了?”
2023年3月,网易的LOFTERAI绘画功能也被质疑使用用户作品进行AI训练,导致很多原创画家逃往其他平台。随后,LOFTER下架了相关产品,并发布了官方道歉信。
更早之前,2022年11月,插画师罗琦也在微博中质疑二次元AI绘画应用Nijijourney涉嫌抄袭。当时“罗琦”指出,AI绘画软件Niji Journey生成的很多画面风格与某些画家的作品高度相似,有些画面是这些画家直接签名加水印的。她呼吁“老师们关注AI”。
微博,画家“正版青春团子”
“相信这个案件也将是以后AI画图侵权维权的案例参考。”正如“正版少年团”所说,虽然目前音频受到质疑,但AI画的版权问题仍处于灰色地带。“我知道有画家被艾侵权了,但我不敢起诉,因为国内没有维权的案例...如果我们赢了,那么行业内就会出现一个维权的案例,对所有原创作者都是有利的。如果我们输了,我们至少会知道中国对AI的态度和标准。”
那么,这个案子的最终结果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