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上交所明确科创板申报企业核心技术人员认定要求
界面新闻记者|孙艺珍
6月4日,界面新闻从券商处获悉。近日,上交所向保荐机构发布了最新一期《上交所上市审核》。
上交所就科技创新属性要求、申请科创板的企业技术人员认定等问题回答了相关机构的提问。
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性是科技创新板的重要发行条件。
关于科技创新板申报企业能否将兼职技术顾问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上交所在文件中明确指出,发行人应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相关人员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的实际作用确定核心技术人员的范围,并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认定情况和依据。
上交所明确要求,发行人、保荐机构、发行人律师应结合顾问任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审慎论证兼职技术顾问(以下简称顾问)的合理性。
“发行人、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应充分论证根据相关规定认定顾问为核心技术人员的合理性,兼职形式是否与本单位的管理制度、保密或竞业限制(如有)相冲突,是否存在法律风险。“上交所很清楚。
上交所在文件中强调:“保荐机构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板定位,切实履行勤勉尽责要求,做好推荐企业是否符合科技创新板定位的验证论证工作,确保入口。”
此外,文件还指出,上交所就申报项目的科技属性相关事项咨询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并邀请发行人、保荐人出席会议的,发行人、保荐人应尽快明确现场或视频参与方式,做好会议准备工作,严格遵守信息保密、不干扰委员履职等相关纪律要求。
今年4月30日,证监会修订《科技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上交所发布《科技创新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推荐暂行规定》,在科技创新板迎来新的上市规定。
【/h/]《科技属性评价指南(试行)》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申报企业的科技属性,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将最近三年R&D投资额由“累计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8000万元以上”;将“申请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调整为“申请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7项以上并能够产业化”;将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由“达到20%”调整为“达到25%”。
二是将“形成核心技术并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50项以上”调整为“形成核心技术并应用于主营业务并可产业化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50项以上”。
上交所修订发布的《科技创新板企业上市发行申报推荐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板块定位,收紧了保荐人的推荐责任。
【/h/]《暂行规定》指出,要以促进科技创新为重点,压实保荐机构的推荐责任。要求发起人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立足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科技创新板定位,推荐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能力突出、行业地位突出或市场认可度高、成长性强的“硬科技”企业申请科技创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