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股份陷“罗生门”:卷入21起笔记本买卖合同纠纷,涉案金额约9亿元
【/h/]界面新闻记者|牛启昌
【/h/]12笔总金额4亿元笔记本电脑订单未付,高鸿股份(000851。SZ)再次被供应商告上法庭。对此,高鸿股份坚称对方并未交付涉案货物。由于双反各执一词,一度陷入“罗生门”。
【/h/]4月16日晚间,高虹股份发布关于公司重大诉讼的公告称,今年4月12日,公司收到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12件案件的诉讼材料。
【/h/]从公告信息来看,这起诉讼涉及的事项其实并不复杂。
【/h/]据原告常州世道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世道”)称,2021年,第三人常州瑞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常州奥步商贸有限公司、常州龙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统称“常州公司”)与北京大唐高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鸿科技”)签订了《关于常州公司的合同》。
【/h/]常州石岛主张常州公司已按批发销售合同供货,高鸿科技应支付相应货款。常州公司已与常州石岛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并将上述付款债权转让给常州石岛。常州石岛向法院提起12起诉讼,主张常州公司已按照批发销售合同约定交付笔记本电脑,高鸿科技应支付货款合计4亿元、逾期付款违约金(暂计算至2024年1月20日)1.93亿元、诉讼费及保全费,同时主张高鸿有限应承担债务加入义务并同时承担前述付款义务。
【/h/]高鸿股份表示,公司此次被列为共同被告,系原告常州石岛主张公司于2019年出具《承诺函》(落款日期为2019年1月1日)所致。承诺函称,如果高鸿科技未能按约定清偿全部货款,公司将进行清偿。值得一提的是,高鸿科技已于2021年底转让,不再是高鸿股份的子公司。
【/h/]针对原告的陈述,高鸿股份坚持认为常州公司未交付本案所涉12份合同的货物,公司无需承担支付货款的义务,也无需向常州公司支付任何款项。
【/h/]不仅如此,高鸿股份认为《承诺函》不符合债务加盟的构成要件或基本特征,公司没有为批发销售合同项下货款支付提供“担保”的真实意愿,更没有表达债务加盟的意思表示。因此,即使高鸿科技有应付款项,公司也无需承担付款义务。
【/h/]由于原被告各执一词,涉案笔记本是否交付一度陷入罗生门。
【/h/]高鸿股份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上述诉讼、仲裁事项仍在进行中,上述案件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未来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取得上述案件的生效法律文书后,将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案件进展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h/]对于是否有证据支持涉案货物未交付的问题,界面新闻致电高鸿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先看法院判决。”
【/h/]公开资料显示,高鸿股份的主营业务为企业信息化业务、信息服务业务和终端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互联网营销、人工智能产品、IDC、移动信息、移动媒体、车联网和IT产品。公司第一大股东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2.86%)。目前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h/]界面新闻注意到,除此次收到的12起诉讼外,高鸿股份与常州石岛之间还有9起已立案但未审结的诉讼,且案件基本相同,一审结果均已出炉。
【/h/]据悉,2022年4月,常州世道对高鸿科技及高鸿股份提起9起诉讼,索赔货款合计2.83亿元、逾期付款违约金1586.15万元(暂定计算至2022年4月7日)、诉讼费、保全费、律师费等。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常州世道对高鸿股份发起的12项新诉讼已达到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应披露的标准。
【/h/]值得一提的是,高鸿股份在9起诉讼中一审败诉,并于2023年2月向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于2023年6月14日开庭审理,但二审判决尚未出炉。
【/h/]高鸿股份重申,根据本案证据,常州公司在上述21起诉讼中未交付批发销售合同项下的货物(共21份),高鸿科技无需承担货款支付义务,公司无需向常州公司支付任何货款。而且,公司没有为批发销售合同项下的货款支付提供“担保”的真实意图,也不存在加入债务的意图。
【/h/]不仅如此,高鸿股份还在2022年年报中认为涉案相关主体涉嫌合同诈骗,已向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报案并受理。
【/h/]据报道,2024年4月,高虹在上述9起诉讼中被部分冻结的资金共计1.28亿元已解冻。
【/h/]高鸿股份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二审判决结果尚未公布,由于案件基本相同,预计本次判决结果将作为12起诉讼的参考。在冻结资金方面,之前共冻结资金约2.6亿元,现在解冻后冻结资金约1.3亿元至1.4亿元。
【/h/]“资金冻结在授信和各方面仍会对公司产生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大。现在公司的运营还是正常的。”上述高鸿股份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h/]从业绩来看,高鸿股份去年业绩承压。预计全年亏损3-4亿元,净利润由盈转亏。
【/h/]谈及业绩变动原因,高虹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部分区域市场拓展慢于预期,工业企业信息业务、IT销售业务收入下降幅度较大;报告期内,部分项目回款进度缓慢,部分存货和长期资产出现减值迹象。公司根据会计政策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损失。
【/h/]此外,去年同期高鸿股份还处置了参股公司中信科智联公司股权,确认投资收益3.24亿元,也导致本报告期确认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