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汽车公司加速崛起,准备好迎接下一个“现代”或“丰田”了吗?

ze1年前社会148

【/h/]记者|周明睿

【/h/]编辑|赵柏源

【/h/]即将年满25岁的孙泽南是一家全球知名制药公司的研发人员。由于工作原因,他经常往返于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在中国他分别拥有一辆奔驰G级越野车和一辆保时捷卡宴。当他开始为自己寻找下一款新车时,他将注意力转向了红旗品牌。

【/h/]孙泽南看中了一辆红旗电动车。他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抛开动力配置不谈,自主品牌的内饰技术和做工与豪华汽车品牌没有太大区别,但一些设计和功能非常新颖。“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款全尺寸纯电动SUV .”

【/h/]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并不像孙泽南那样拥有豪华品牌汽车,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购买汽车时越来越多地考虑中国自主品牌。

【/h/]在国内社交媒体上,许多参与汽车车型对比和讨论的人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你考虑购买20万元以下的汽车,不考虑自主品牌是不明智的——他们的原话是“那你就是韭菜”。

【/h/]汽车市场咨询公司J.D.Power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车购买意愿研究》显示,53%的潜在消费者打算购买自主品牌,而其他国家品牌的意向购买率有所下降。J.D. Power中国联合研究部总经理王庆华表示,消费者的积极反馈反映了对“中国制造”信任度的提高。

【/h/]消费者观念变化背后的事实是,中国汽车品牌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崛起,这在近两年尤为突出。

【/h/]今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达到48.5%的历史最高水平,超过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日系和德系之和。后两者的市场份额与历史高点相比减少了约5个百分点,而韩系和法系的市场份额分别仅为1.8%和不到1%。

【/h/]2021年全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仅次于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三,已大幅超过韩国的152万辆。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仍保持快速增长,预计今年将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h/]过去,中国汽车品牌给人的印象是廉价、低端、设计抄袭。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这种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人们可能仍然对中国汽车公司在传统汽车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的进展缺乏了解,这在过去被认为是中国汽车公司最困难的差距。

【/h/]麦肯锡中国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关明宇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汽车是大众消费品,其核心是产品要有竞争力。“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品牌的产品,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h/]以比亚迪、吉利、SAIC和电动汽车新势力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公司通过并购、正向研发和对电气化技术的大量投资,缩小了在燃油发动机、变速箱匹配、底盘调校和制造技术方面的差距。

【/h/]ZF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变速器供应商之一。ZF变速器副总经理陈浩天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他们的主要客户过去是大众和宝马等跨国公司,但现在他们为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提供零部件。

【/h/]“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自主品牌的崛起。长城汽车、SAIC和BAIC等自主品牌已成为我们最大的客户。”陈浩天说,“他们的快速增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机会”。

【/h/]关明宇表示:“在一些传统的安全和驾驶体验方面,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已经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我们最近做了很多对标,自主品牌甚至在一些智能辅助功能上大幅领先。”

【/h/]LMC汽车市场咨询公司总经理曾凌志告诉界面新闻,自主品牌已经对合资品牌产生了一定的挤压效应。这主要体现在性价比上,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智能化和电气化的优势。

【/h/]如果只看传统燃油车,吉利和长城自去年以来推出的新一代车型在平均售价和行驶品质方面都有明显提升。此外,它们都推出了高端品牌,一些热门车型一车难求。奇瑞和SAIC在出口量上领先。去年,它们分别出口了约27万辆和70万辆汽车,占中国出口总量的近一半。

【/h/]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的优势更加明显。在已经投放市场的车型中,合资品牌的产品从性价比到前卫性,从续航里程到智能化都没有充分的竞争力。

【/h/]在去年全球售出的650万辆电动汽车中,中国占了一半。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数据,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近80%来自中国自主品牌。埃隆·马斯克不久前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h/]汽车咨询公司Automobility创始人兼CEO比尔·鲁索对界面新闻表示,在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中,中汽集团已经占据了先机。他目前是上海美国商会汽车委员会主席,曾在克莱斯勒担任高管,并在IBM和其他电子信息技术公司工作了12年。

【/h/]“中国公司让新技术变得负担得起,它们通过接近中产阶级消费者的定价实现了技术的普及。”比尔·鲁索说:“外国公司将电动汽车视为技术升级,它们的定价更高。我认为这与市场偏好不同步。中国最畅销的电动汽车都在30万元以下,其中许多低于15万元。没有一家外国公司能做到这一点。”

【/h/]关明宇表示,自主品牌能够深入主动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合资品牌的产品基于全球统一研发,其决策受制于本土化。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国产化与自主品牌之间仍有差距。近年来,合资品牌一直在大力提升消费者体验。而自主品牌在满足用户需求和体验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h/]曾凌志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以大众ID系列电动汽车为例,这些车型在欧洲开发和定型,然后带到中国生产。这种生产模式在电动汽车时代太过时了。“中国的消费者会发现,直到2021年,合资品牌仍在推出续航只有两三百公里的产品,这对自主品牌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h/]比尔·鲁索说:“大多数外国汽车公司都把电动汽车视为一门外语,这不是他们的母语。尽管大众推出了几款电动汽车,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与在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的份额相差甚远。消费者不会认为他们是一家电动汽车公司或科技公司。”

【/h/]曾凌志认为,电气化趋势已经转移了汽车产业的价值链。过去的技术壁垒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但现在这些投资可能在一夜之间变成负资产。“如果消费者不认为合资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有技术优势,他们怎么能像过去那样以更高的溢价销售电动汽车呢?”

【/h/]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给了中车公司“弯道超车”的机会,这可能低估了中车公司在人才、知识储备、供应链和整合能力等方面发生的许多变化。

【/h/]中科创达CEO吴文光曾公开反对弯道超车的说法。在一次汽车行业论坛上,他表示,自主品牌的崛起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他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第二,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开发在软件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中科创达是一家智能操作系统供应商,为大众、通用、丰田、SAIC和广汽集团提供服务。

【/h/]电子元件供应商、泰科电子汽车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孙晓光认为,自主品牌依托本土需求在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差异化创新,已经在这一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

【/h/]“10年前,大多数供应商对自主品牌有抵触情绪,主要集中在对品牌形象和车辆质量的担忧上。”孙晓光表示,“自2021年以来,零部件供应商的销售方向已调整为积极面对本土汽车制造商,自主品牌的质量要求不亚于全球品牌。”

【/h/]安永博奇龙战略咨询合伙人张毅超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至少在现阶段,很多自主品牌已经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如果中国汽车品牌能够成为下一个现代或丰田,这是进入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许多中国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在海外拓展业务。Xpeng Motors通过直销和代理模式让旗下三款车型登陆欧洲市场。蔚来在挪威开设了一家体验中心,销售ES8纯电动SUV。SAIC的子公司MG名爵在英国和欧洲分别建立了100多个销售网点,市场份额为0.76%。吉利旗下高端品牌领克在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等城市开设了多家体验店,并将中国工厂生产的整车出口欧洲。欧洲是除中国以外对电动汽车最友好的市场。去年,电动汽车销量超过200万辆,更多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将出现在那里。

【/h/]比尔·鲁索认为,外国消费者对中国本土品牌的认知度很低,说服他们相信中国品牌比说服中国消费者要困难得多。中国有大量的充电基础设施,但在欧洲和美国仍然存在问题。中国公司的优势在于它们的产品、制造规模和价格。他们还需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销售、分销和服务生态,这需要很多年才能建立起来。而且中国企业还需要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电池供应基地。

【/h/]“这并不容易做到,需要大量投资。”比尔·鲁索说:“坦率地说,你必须找到一个愿意帮助你的合作伙伴,无论是经销商、服务提供商还是供应商。”

【/h/]考虑到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去年乘用车销量超过2000万辆,多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本身就足以支撑两家销量为200万至300万辆的本土公司。最多时,福特和通用汽车在美国的年销量超过700万辆。

【/h/]目前,中国几家汽车公司的年销量都在100万至150万辆的范围内,吉利多年来一直在130万辆的水平徘徊,长城汽车去年的销量为128万辆。由于今年销量的大幅增长,比亚迪将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实现150万辆的销售目标。对比现代和丰田的发展历史,这些中国汽车公司即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从单一的市场导向型公司转变为跨国销售甚至全球运营公司,正如现代汽车在2000年初和丰田在20世纪70年代所经历的那样。

【/h/]这意味着它们必须在这些重要的维度上接受测试:R&D中心、生产基地和产业链的全球布局,人才来源的全球化,投资者的全球化,以及最重要的是,它们在全球市场中占有多少份额。

【/h/]关明宇表示,按照目前自主品牌的发展趋势,到2030年,至少有一家中国汽车公司将实现400-500万辆的全球销量,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的销量将来自海外市场。

【/h/]这是一个大胆的预测,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做出中国不会有这样一家汽车公司的假设需要更多的勇气。

【/h/]“我们相信会有这样一家中国汽车公司,它是谁还有待观察。”

【/h/](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孙泽楠”为化名)

相关文章

科技早报 | 蚂蚁集团回应自研大模型训练降本20%;腾讯领投智元机器人

科技早报 | 蚂蚁集团回应自研大模型训练降本20%;腾讯领投智元机器人

蚂蚁集团回应自研大模型训练降本 3月24日,针对媒体对蚂蚁百灵大模型训练成本的报道,蚂蚁集团方面回应界面新闻称,蚂蚁针对不同芯片持续调优,以降低AI应用成本,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会逐步通过开源分享...

ChatGPT、华为系列、短剧游戏等,A股十大爆炒概念股都有谁?|回望2023⑤

ChatGPT、华为系列、短剧游戏等,A股十大爆炒概念股都有谁?|回望2023⑤

记者|赵阳戈 资金永不眠。 资本市场风云莫测,概念股也在不断轮动。流动的热钱,总在孜孜不倦又敏锐地挖掘着可以热炒的概念:ChatGPT、CPO、AI+、减肥药、短剧、华为系列、龙字辈、数字股、数据确...

汽车早报|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开始装车
 江汽集团回应迈巴赫测试争议

汽车早报|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开始装车 江汽集团回应迈巴赫测试争议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相关负责人: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开始装车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相关负责人25日在北京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预计到2030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

界面早报 | 全国呼吸道疾病诊疗量继续呈波动下降趋势 ;小米澄清大量关于与某芯片公司的传言

界面早报 | 全国呼吸道疾病诊疗量继续呈波动下降趋势 ;小米澄清大量关于与某芯片公司的传言

国家卫健委:我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系统疾病总体数量持续波动下降。 12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觅风表示,近日,全国医疗机...

地方新闻精选 | 洪灾已致江西36.5万人受灾 安徽4市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地方新闻精选 | 洪灾已致江西36.5万人受灾 安徽4市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界面新闻记者|吕宣亚[江西]赣江发生2024年第2号洪水,已影响江西36.5万人。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17日至18日,江西多地普降暴雨。记者从江西省水利厅获悉,赣江中游吉安站水位于6月18日4时涨至5...

重组新政后首单!秦川物联拟现金控股成都派沃特,标的三闯IPO未果

重组新政后首单!秦川物联拟现金控股成都派沃特,标的三闯IPO未果

记者 | 沈溦 重组“新政”刚出台,就有公司第一时间“尝鲜”。 9月25日,科创板秦川物联(688528.SH)公告,与相关方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成都派沃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