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完成我国首个红树林蓝碳交易项目
据新华社厦门4月4日电(记者王立彬)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国土生态保护修复空实现“四个转变”,生态保护修复正成为资本密集的“吸金”领域。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光华日前在此间举行的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推进国土生态修复现场交流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国土生态保护修复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单一要素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从工程措施治理向自然修复转变、从末端治理向全链条治理转变、从依靠财政治理向多元投入转变
据介绍,自然资源部依法履行所有土地空的统一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针对历史欠账过多、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制定激励政策,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配合修订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江西、河南等地出台了矿山生态修复利用地方性法规,山西建立了“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考核体系。
截至目前,全国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重大项目52个,面积超过1亿亩。“十三五”以来,废弃矿山面积超过450万亩,海岸线近1680公里,滨海湿地超过75万亩,红树林面积增加到43.8万亩。开展国家级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整治土地378万亩。实施巩固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行动,制定海洋固碳行动方案,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实施省级景观工程。广东湛江完成全国首个红树林蓝色碳交易项目,深圳完成全国首个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