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制定金融法!有望包含哪些内容?对金融机构有何影响?专家这样说??

ze9个月前新闻273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公布。

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方面,决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其中,“制定金融法”被列入《决定》。

在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制定金融法的必要性?它的框架将如何构建?金融法实施后会带来哪些新的监管思路和政策走向?对金融机构会有什么影响?

带着一系列问题,国家商报记者采访了中信证券(600030)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著名经济学家、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潘鹤林、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禄平等业内专家学者 试图从专业角度探讨金融法制定背后的深层次意义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制定金融法提高金融法治水平

7月21日公布的《决定》提出要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 *与地方监管的协调。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统一金融市场登记、托管、结算和清算的规章制度,建立早期风险纠正的硬约束体系,构建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完善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机制,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构筑“防火墙”。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稳步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开发和应用。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3月,有媒体报道称,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金融法的出台提出建议。

其中,政协委员、民建法律委员会委员、证监会处罚委员会办公室一级巡视员罗微建议,加快金融领域基础立法,从国家层面制定颁布金融法,统一金融业基本法律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业法治化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也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成立后,为了便于集中监管,需要制定专门的金融监管法律,统一监管标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和风险全覆盖的监管框架,补齐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短板。

当时,皮建议加快制定金融监管法律,确立集中统一的金融监管原则,协调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通过“改革、发布、编纂”的方式,做好顶层设计和跨行业、跨部门统筹安排,确保上位法、下位法和部门法的和谐统一,形成有机整体。同时,还要注意加强金融监管与其他领域的立法协调,实现治理合力。

事实上,现行法律体系中与金融相关的法律很多,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票据法、信托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期货及衍生品法、保险法、反洗钱法等,涉及金融方面的法律有几十部。

关于本决定中提到的金融法,明确认为金融法的制定和相关制度安排的完善各有侧重,与其他金融法相辅相成,构建科学完整的金融法治体系;其次,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弥补现有制度中的不足,保持金融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潘鹤林告诉国家商报记者,制定一部金融法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第一,制定金融法就是要把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监管,杜绝死角;其次,金融法的建立是为了完善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法是金融运行的基础设施之一;再者,金融法是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使金融执法有法可依;第四,金融法是促进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如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的研发等方面需要完善立法。

董希淼说,金融法可能是一部关于金融的综合性法律。它认为,金融法治是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健康运行的基础。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是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监管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抓手。

金融法将对金融机构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机遇。

金融法应该关注哪些领域?

对此,向《国家商报》记者明确预测,一是明确市场准入和监管要求,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重大金融风险报告制度;二是压实主体责任,明确金融管理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分工;三是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的力度,从立法层面引导金融机构的相关行为。

在潘鹤林看来,金融法的内容和政策是多方面的,其预测将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比如数字货币和虚拟资产交易,未来立法将进一步完善;比如,在人民币国际化、跨境交易、跨境投资方面,将进一步完善立法,以适应资本项下的进一步开放;比如,外资准入将进一步放开。

胡禄平告诉《国家商报》记者,金融法将体现四个特点。一是要体现金融服务实体,保护消费者;二是防范风险,特别是重大系统性风险;三是国际化,不仅使中国金融业走向世界,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资本和金融服务“走进来”;第四,数字化可能会有更多的墨迹。

在谈及未来金融法对金融机构的深远影响时,潘鹤林对国家商报记者表示,金融法将对金融机构提出新的要求,也给予新的发展机遇。新要求是合规要求,要求金融机构重视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加大合规投入,加大监管科技投入。新的机遇意味着行业标准化会伴随着新的开放,金融机构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市场,比如进入跨境金融领域,从而为金融机构打开海外市场,实现金融业务创新创造条件。

在明明看来,通过制定金融法,金融机构会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减少套利;将加强对实体的支持;创新将在监管框架内发展,以确保创新和监管的适应性。

胡禄平说,金融法颁布实施后,金融机构将面临新的发展阶段,重新调整工作方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切实把金融工作围绕"五大条"来抓。

完善金融法律法规,补齐监管短板

董希淼告诉国家商报记者,除了金融法律,在实践中,规范金融运行和金融监管的更多是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今后,在制定金融法的同时,一方面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现有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使监管规则更加适用和有效;另一方面,也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新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填补监管空白和短板。

此外,应加强对薄弱环节和新兴领域的研究和立法。比如,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变化,应及时将《银行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升级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从而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制度,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权威性,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更好地回应金融的人民性和社会性。

同时,在地方金融监管条例方面,也有大量的立法。

此前,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宗指出,当前地方金融监管的突出问题是法律供给不足。比如* *层面已经出台了很多关于中央金融监管配置的政策和行政命令,但国家层面的地方金融监管条例尚未出台,导致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市场准入、日常监管制度、行政处罚等方面缺乏法律依据。

当时,宗建议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地方金融监管法规,建立权责明确的中央金融监管体系。要明确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监管各阶段的责任,实行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监管和机构持续监管,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既防止重叠监管,又防止真监管空。

对此,胡禄平对国家商报记者表示,制定金融法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金融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行业,从业者、整个行业乃至监管需求都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及时系统梳理监管需求,将其纳入相对完整、准确的法律体系,非常重要。

国家商业日报

(责任编辑:张晓波 )

相关文章

湛江市固定资产投资体量近五年来持续居粤西地区首位

11月5日,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近年来我市集中精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形成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抓发展、抓投资、抓项目的浓厚氛围,促投资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切实有效的投资拉动作...

1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1.7%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张晓洁、高亢)记者11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1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43.7万辆和331.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4.7%和8.6%,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1...

中国共产党湛江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

中国共产党湛江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11月6日召开。全会由**常委会主持。全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

永磁电机电潜泵首次在涠洲油田群投入使用

永磁电机电潜泵首次在涠洲油田群投入使用

涠洲油田群生产一线。通讯员谭正凯 摄近日,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涠洲油田群一线再传捷报,涠洲11-4油田某井成功下入永磁电泵并实现稳定运行,标志着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节能优化工作更上一层楼,助力涠洲油田...

湛江西“打飞的”35分钟直达海口

湛江西“打飞的”35分钟直达海口

1月20日上午,随着指令下达,一架直升机从湛江西站站前广场缓缓升空,平稳地飞越琼州海峡,成功降落在海口站。至此,湛江至海口空铁联运成功首飞,实现湛江西站与海口站跨海接驳约35分钟抵达。这标志着“低空+...

以“智”赋能 特色农产品进出口量稳质升

以“智”赋能 特色农产品进出口量稳质升

9月21日,记者从湛江海关获悉,该关所属霞海海关立足湛江农业大市特点,不断强化海关“智慧监管”服务质效,以“智”赋能,助力特色农产品进出口量稳质升,全面助推湛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霞海海关关员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