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能过剩,电解液“老二” 新宙邦去年净利下降超四成
【/h/]界面新闻记者|尨彧
【/h/]行业产能过剩,新洲邦(300037。第二大“电解质”(SZ)在过去八年中首次出现下滑。
【/h/]4月1日晚间,新洲邦披露2023年年报,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4.84亿元,同比下降22.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减少42.50%。
【/h/]新洲邦主要有四款产品,其中三款去年营收均出现下滑。具体来看,以锂电池电解液为主的电池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53亿元,同比下降31.74%,这是电池化学品收入近十年来首次下降;有机氟化学品业务营业收入为14.25亿元,同比增长21.45%;电容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下降9.77%;半导体化学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下降3.76%。
【/h/]电池化学品是新洲邦的主要收入来源,该产品收入的下滑也是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2023年,电池化学品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的77%下降至68%;毛利率也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从26.11%降至16.11%。
【/h/]“受行业竞争加剧、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虽然(电池化学品)销量同比增长,但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销量同比大幅下降,盈利能力下降。”辛周邦说。
【/h/]销售数据显示,新洲邦2023年电池化学品销量为21.12万吨,较2022年增加6.79万吨,但收入减少23.5亿元。由此来看,2023年电解液价格继续大幅下跌。据披露,2022年新洲邦电解液价格已从上半年的6.37万元/吨降至下半年的4.27万元/吨。
【/h/]虽然新洲邦没有披露2023年电池化学品的销售价格,但就整个行业而言,电解液行业已经处于底部区间。
【/h/]回顾过去,2019年电解液底部确认后,2020年三季度开始上涨,2021年四季度达到历史高点,随后在2022年和2023年持续震荡下行。数据显示,2023年年初至年底,电解液价格已从5.6万元/吨降至2.25万元/吨,价格下跌约60%。截至2024年3月底,电解液价格为23800元/吨,即将突破20000元/吨的成本线。
【/h/]在此情况下,新洲邦的盈利能力在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下滑,最近五个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下降27.94%、52.01%、44.91%、36.04%和32.33%。
【/h/]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新洲邦也提到,2023年公司新增生产项目较多,处于产能爬坡期,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h/]在行业产能过剩之际,新洲邦也于4月1日晚间宣布推迟部分募投项目。
【/h/]2022年新洲邦发行可转债19.7亿元,其中2.6亿元投向荆门新洲邦“年产28.3万吨锂电池材料项目”,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可实现年产6万吨锂电池电解液,二期可实现年产10.3万吨锂电池电解液。
【/h/]到目前为止,项目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考虑到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市场增速较2022年放缓,且荆门新洲邦拥有年产8万吨电池电解液的产能,该产能短期内可满足公司华中地区的市场需求。基于市场需求及自身产能情况,新洲邦决定推迟荆门新洲邦二期10.3万吨锂电池电解液产能项目,并将预定可使用日期由2024年底调整至2026年底。
【/h/]截至2023年底,荆门新洲邦“28.3万吨锂电池材料项目”累计投资仅1303.5万元,投资进度5.01%。
【/h/]事实上,在行业底部,面临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电解液企业均选择了减少资本支出以减缓产能建设进度。
【/h/]根据太平洋证券研究所今年2月发布的电解液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回顾上一轮周期,2016年行业需求爆发后,行业开始大规模扩产,电解液产能建设周期短(约一年),因此行业产能快速扩张,导致电解液产能过剩,价格和利润大幅回调。
【/h/]展望本轮周期,电解液企业产能扩张力度大于上轮周期。2023年电解液产能集中释放,预计2024年行业新增产能建设开始停滞(即使建设完成也可能是无效产能)。
【/h/]高工产研院(GGII)数据显示,仅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电解液规划产能就达到164万吨,已超过2023年全年需求。
【/h/]太平洋证券研究所认为,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速将放缓,电解液产能将在2024年出清,电解液价格和利润也将在2024年降至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