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徐闻战法”不断丰富“12221”新内涵
近日,第二届乡村振兴(广州)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上,来自科研院所、企业协会、投资机构等领域的代表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徐闻,广东农产品的“12221”市场体系及其起源,成为讨论的焦点。
近年来,广东下大力气做好“土特产”文章,“12221”成为现象级的振兴密码。
“12221”始于徐闻。
2018年春天,在中国最大的菠萝产区湛江徐闻县,70万吨菠萝销售遭遇前所未有的滞销,每斤菠萝从一两元跌到两三角,大量菠萝烂在地里。2019年以来,广东省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成立了徐闻菠萝专项工作小组,会同徐闻县委、县政府,启动了徐闻菠萝“1221”行动,即建立“1”菠萝大数据,组建“2”销售区收购商和产区经纪人队伍,拓展销售区和产区“2”市场,规划收购商进入徐闻、徐闻菠萝进入“2”市场。
近年来,“12221”在全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最初的菠萝到荔枝、香蕉、龙眼等岭南特色水果,再到牡蛎、鲍鱼、狮子头鹅等水产畜牧产品。
“12221”是一个坚持的问题。
在第二届乡村振兴(广州)论坛上的一句话,引起了很多产业人的思考——“虽然农业GDP在全局中占比很小,但农产品通过营销推广卖了个好价钱,‘筹到的每一分钱’都进了老百姓的腰包。对农民来说,是雪中送炭,可以马上转化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对拉动内需有直接作用。”
“筹到的每一分钱都进了农民的口袋”,这是“12221”和徐文的初心。正是怀着这样的初心,2018年以来,“徐闻战术”大胆创新,为“12221”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复制和推广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模式经验。
发布徐闻菠萝IP,办“菠萝直播”,积极打造“中国直播第一县”;
《来自菠萝海的信》在全网转发,网友热议“一群人,一件事,万众一心,一起来赢”等菠萝金句;
抓住预制蔬菜风口,水果网络名人徐闻菠萝与水产明星金鲳鱼“团CP”推出菠萝烤鱼新口味;
借力RECP东风,徐闻菠萝远销新加波、俄、吉、哈等地,朋友圈不断扩大;
今年中秋“菠萝月饼”迎来第一波爆款,供不应求...
一路走来,“徐闻菠萝成长故事”是创造丰硕果实的逆袭故事,是“12221”开花结果的振兴故事,是“筹到的每一分钱都进了农民口袋”的民生故事。农民增收关系到农民最切身的利益和实际感受,是三农改善最直接、最简单、最有说服力的指标。这就是“徐闻战术”在众多种植户和收购商中“叫好又赢座”的原因。
农业GDP是民生、幸福和“潜力板”的GDP。
徐闻菠萝作为地道的土特产,根植于“土”,表现于“特产”,由蝶变产。尤其是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从“一果一品”到“全产业链”的创新“玩法”——从生产到销售是一条全产业链,市场是第一动力源,突出消费引领市场,以市场引领生产,向生产端传递市场信号,可以倒逼生产端调整结构,弥补短板。这也是“12221”形成良性循环,推动螺旋式上升的内在逻辑。
“12221”的最后一个“1”是“1”子目标。为了实现“1”的目标,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这就决定了“12221”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新的菠萝季即将到来,期待“徐闻战术”拿出实招、新招、硬招,不断丰富“12221”的新内涵,不断把“潜力板”的GDP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