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黑糯稻试验秋稻春种
位于雷州市杨家镇吴划村的广东凯越农科水稻基地实验田,农户正在进行雷州传统黑糯稻春播。在位于雷州市杨家镇五华村的广东凯越农业水稻基地试验田里,农民正在播种雷州春季传统黑糯米。
暖阳穿透薄云,泉水滋润了田野。
3月24日上午,在位于雷州市杨家镇五华村的广东凯越农业水稻基地的几十亩试验田里,20天前春播的黑糯稻种子已发芽长出约5厘米高的绿苗。农业统计人员用尺子仔细测量幼苗的高度,然后拍照存档。
“这是前所未有的黑糯米春种!”“凯越”负责人唐告诉记者,以前国内黑糯米种植较晚。20天前,当浸泡12小时后发芽的黑糯米种子撒在肥沃的土壤上时,春季种植黑糯米的实验甚至引起了农业专家的浓厚兴趣。
根据农业统计人员的记录,目前黑糯稻苗的生长情况与其他水稻品种大致相同,长苗期没有大问题。秋稻能否春种取决于开花后的灌浆过程。
为探寻志书记载的雷州黑糯米品种。八年前,唐驱车数百公里在红土村之间收集散落在民间的黑糯米。几年后,雷州黑糯米终于实现了百亩规模种植。
虽然雷州黑糯米借助电商卖出了高价,而且一年只做一次,但平均亩产300多公斤限制了这种特产的供应。为此,唐决定实施“雷州黑糯2.0”工程,在春季种植秋稻。我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寻求突破良率的途径。实验前,他委托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土壤水质进行检测,精心选择实验场地,并建立了数据指标记录制度。在他看来,雷州东西两块田的粮食生产既要传承传统优质品种,更要依靠科技创新。
“雷州市20多万亩连片的东西田被称为‘广东粮仓’。只有面积还不够,必须有新的突破。”广东海洋大学乡村振兴科技专员一行来到春耕黑糯米试验田。“海红米香”R&D团队成员莫·接君博士看着黑糯米不停地问问题。他对试验播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水稻品种表示肯定。“只有依靠科学实验和持续创新,才能把增产新动能转化为新的优质生产力。”据他介绍,黑糯米和春种的难点在于水稻种子的光敏性(日照时间对其生长周期的影响)。如果实验成功,高价黑糯米的供应量将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