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千里马”之才 筑高质量发展之基

ze1年前新闻443

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近年来,湛江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主线,拓宽进才之路,广聚天下英才,全方位培养和引进人才,让更多“千里马”奔向湛江大地,不断为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南珠先锋实践团的指导老师向队员们介绍了珍珠贝和贝壳笼上的附着物及其危害。

拓宽“人才”之路,拓宽其来源。

春风以马蹄病为荣。今年开春以来,湛江率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召开市人才驿站推介会、全市产业人才工作座谈会等专题会议,为湛江高质量发展招才引智。

湛江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下好人才工作“先手棋”,打好人才工作“主动仗”。当前,湛江人才政策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合力进一步凝聚。

招才引智,政策先行。湛江以人才新政20条为指引,制定了涵盖领军、高端紧缺、博士、博士后等领域的人才配套政策,形成了新一轮“1+N”政策体系。同时,加快提升县域人才政策水平,聚焦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制定综合性人才政策,激发县域“产才融合”新动能,新增专业技术人才约1.72万人,全市博士、博士后人才超2000人。

吸引,还要留下来。湛江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设立人才落户绿色通道,修订高层次人才认定和人才卡服务实施办法,增加办税便民服务、法律服务、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配偶就业、专区服务等服务,优化子女入学、免费参观景区、免费体检等服务。目前,湛江对高层次人才的优惠便利政策从14个大项、22个小项增加到17个大项、29个小项。

如果机制是活的,那么人才也是活的。湛江完善重点人才专题会议工作机制,注重考核激励导向作用,将创新人才建设和招才引智活动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形成“人人重视人才”的良好工作局面。

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良种工程南方基地。记者欧阳泽摄

来图“人才”海纳英才。

作为海洋大市,湛江立足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海洋人才“聚集地”。

2023年4月,* * * * * *考察广东湛江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良种工程南方基地,强调要“养殖海洋牧渔,打造海洋牧场和‘蓝色粮仓’”。湛江深入贯彻落实* * * * *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实施“现代海洋牧场产业人才振兴计划”,充分发挥人才对产业的创新引领和技术支撑效应,着力破解种业“瓶颈”,走出了一条人才引领带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雷州海威2。

在推进涉海创新R&D平台建设方面,湛江聚焦产业承载能力和人才集聚需求,高标准建设湛江国家高新区和湛江湾实验室,推动湛江湾实验室集聚吸引海洋行业全职博士25人、硕士135人,攻关核心技术81项。成功引进3家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部实现“零突破”,新省市共建南海海洋牧场智能装备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在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方面,湛江积极谋划设立湛江海洋牧场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和在孵期科技企业,支持海洋人才创新创业。

十连锁、百游戏、千企业——海洋牧场人才说。

在搭建海洋人才交流平台方面,湛江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成功举办湛江海洋医药产业技术联盟启动仪式暨海洋医药青年人才论坛,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三位一体的生物医药与健康科技创新平台。举办了智慧渔业高端论坛。高文、、麦、、等六位院士及相关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渔业发展规划。

湛江举办“十链百企”人才“海洋牧场”发展专场,邀请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湛江湾实验室的专家教授以及行业协会、企业代表举办人才谈、人才享、人才行等系列活动,探索海洋牧场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湛江湾实验室与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

基层政策“上马”不停歇

乡村振兴,人才要先行。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基层,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如何为基层“千里马”成长发展“搭桥铺路”,让各类人才“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成为湛江人才工作的突破口。

聚焦“下得去”、推动人才下沉助力发展,湛江制定“百千万工程”人才支持专项政策,大力开展四大专项行动,为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同时,依托湛江生蚝、雷州海水珍珠、遂溪火龙果、徐闻菠萝等小型科技院所,推动一批专家导师和高校农业研究生长期派驻基层农业生产一线,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智慧力量。

聚焦“干得好”,推动科技下乡送技术,湛江实施农村实用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并注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基层农技推广培训436次,开展农技服务“轻骑兵”下乡活动。目前,全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共有“轻骑兵”人才1305人,居全省首位。

聚焦“留得住”,打造带不走的“生力军”,湛江大力鼓励引导农村人才、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和“银发人才”回乡创业服务,引导乡土专家、田秀才、能工巧匠等乡土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湛江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培训中心。

“我们用乡愁系好乡村人才的‘同心结’,让更多的‘千里马’奔回家乡、回归桑梓。”湛江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湛江着力构建“带回一个乡贤、发展一个产业、集聚一批人才”的链式机制。通过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等形式,湛江带回了一批党员走企业家和技术人才,带回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和企业,推动了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湛江市深化干部人才选拔管理“春天”系列计划,坚持把党政人才锻造成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通过推进机关乡镇干部换岗历练、打造健康教育等“四个一百”储备、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在职学习、健全干部交流保障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大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主战场”。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开创了“百千万工程”新赛道。

粤海集团“人才飞地”广州粤海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开展技术攻关。

生产和人才的融合是相辅相成的。

产业振兴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创新创造离不开产业。湛江坚持“三产业、三专业”发展思路,聚焦“四绿一蓝”支柱产业,推动产业链、人才链一体化部署,通过招投标、项目认领等方式定向引进产业科技创新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

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按照“制造业是主人”的22条要求,湛江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与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合作育人,打造产教联合体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探索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深化校企合作方式,建设实习基地285个,开设“校企合作班”210个,每年输送技能人才2.6万人。

湛江推进成果转化应用,突破人才创新关键环节,支持在湛高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和“学科攀登工程”,构建紧密衔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与广东恒兴集团、中科炼化等龙头企业共建13所产业学院,合作设立大黄鱼、张洪宇等27个重点养殖项目,自主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能力不断提升。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领导刘华峰(右一)指导课题组成员开展科研工作。

湛江建立了“精英支持”的招聘机制,开发并运营了湛江招聘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国家平台,并组织企事业单位集中招聘博士和博士后。组织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24届毕业生精准招聘会、“专精特新”企业(粤西、粤西、广西、广东、贵州)校园招聘活动、广东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见面会活动。

成为人才需要功绩,需要广泛的行业。从注重顶层设计到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从实施各类聚才工程到创新引才方式方法,从多方加强队伍建设到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今天的湛江开辟了“引才”之路,引领千军万马迈向新时代人才强市新征程。

相关文章

港口新春“不打烊”   稳供保畅促发展

港口新春“不打烊” 稳供保畅促发展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1月31日,整船满载巴西铁矿石的40万吨船舶“明青”轮靠泊湛江港,湛江港集团加强运行监测调度,科学优化人机调配,生产组织和设备运维保障实现高效联动,确保节日期间重点船舶生产计划精准“...

坡头镇典型镇足球超级联赛即将开赛

坡头镇典型镇足球超级联赛即将开赛

2024年坡头镇“迎春杯”足球赛。通讯员供图2025年坡头区坡头镇典型镇足球超级联赛将于正月初一(1月29日)在位于坡头圩的爱周中学足球场激情开赛,时间从1月29日持续到2月6日,将有15支队伍总共...

市民反映无法办理营业执照注销 “云媒帮”来帮忙

“感谢‘云媒帮’记者,真的帮我解决了一件烦心事。”近日,湛江日报“云媒帮”接到市民张女士求助,称其位于遂溪县北坡镇的黄春养殖场在办理营业执照时未获纸质证件,如今想要注销营业执照却难以办理。经跑腿记者帮...

2元丸子的温暖,武汉一炸肉丸店对老年顾客论颗卖

吉姆记者史倩武汉武昌大成路,东有黄鹤楼,西有长江大桥。这是一条充满居民区和烟火的老街,附近有很多上了年纪的居民。在573米的街道上,有许多老式的食品商店,但有一家炸丸子店特别受上了年纪的邻居的欢迎。独...

广东省湛江商会第三届理事会就职

3月30日,广东省湛江商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暨理事会成立仪式在广州举行。广东省CPPCC副主席袁宝成、湛江市市长曾金泽出席会议并致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湛江CPPCC董事长李多民及湛江商会代表等40...

全市强化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

1月6日,全市强化污染天气应对暨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研究部署强化近期污染天气应对和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市领导孔海文、关卉参加会议。会上,市生态环境局通报我市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