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大翻身”:前有“大摩”增持A股评级,后有“小摩”增持港股165.4万股【附CRO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h/]图片来源:摄图网
【/h/]最近,药明康德的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近期受美国生物安全法草案影响,股价暴跌超20%。3月13日,药明康德港股收跌1.16%,但尾盘跌幅也大幅收窄,沪港通净买入56.57万股,深港通净买入29.96万股。市场人士表示,港股尾盘医药股大涨主要受网上流传的“支持创新药连锁”草案刺激,药明康德所在的医药R&D外包(CRO)行业也与创新药高度相关。
【/h/]随着药明康德股价的回升,知名外资机构“真金白银”进场护盘。具体来看,港交所3月13日披露文件显示,摩根大通(小莫)增持药明康德h股165.4万股,增持均价46.9642港元,增持均价467.617港元,增持价值约7767.94万港元。增持后,摩根大通最新持股数量为3991.04万股,持股比例从9.88%增至10.31%。
【/h/]值得注意的是,3月11日,摩根士丹利给予药明康德a股“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51元人民币。摩根士丹利表示,公司不断回购股票表明其在动荡的市场中保护股东利益的坚定意志,并反映出管理层认为公司股票被低估。
【/h/]随着生物技术和制药工业的发展,CRO(医学研究外包)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CRO提供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和其他服务受到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的青睐,因为它们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加快新药上市时间。此外,随着全球医疗支出的增加,CRO产业的市场需求也在扩大。
【/h/]中国CRO产业发展回眸:
【/h/]-医药外包服务流程
【/h/]新药研发的全过程可分为药物探索-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审批-上市等环境。CRO业务渗透从药物探索早期的疾病选择开始,到新药审批和上市的环境服务结束,主要涉及药物发现、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和其他服务;CMO/CDMO主要涉及生物等效性试验、简要医疗应用、仿制药生产等服务。从临床前研究阶段到完成药物生产。CSO业务主要服务于新药上市后的销售,利用优质渠道推广新药。目前,中国生物医药外包行业的需求类型主要是CRO和CMO/CDMO。
【/h/]-CRO帮助制药公司缩短研发周期。
【/h/]CRO是制药公司研发新药的好帮手。CRO公司接受客户(主要是制药公司)的委托,根据行业法规和客户要求提供从药物研发到上市的全部或部分过程服务。有了CRO的参与,制药公司可以在R&D难度增加的背景下缩短R&D周期。据Tuft统计,在CRO的参与下,1/2/3/NDA的四个阶段可以分别减少23/58/43/31周,整体耗时从497周减少到342周。
【/h/]-CRO工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
【/h/]在R&D不断增加的投资和支持医药创新与发展的政策的推动下,中国CRO行业迎来了发展。2020年中国CRO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22亿元,同比增长9.43%;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1500亿元。
【/h/]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未来四年R&D在中国医药行业投资的复合年增长率可保持在17.1%左右,医药R&D投资的外包比例也将从2020年的36.8%增加到2024年的47.6%。药明康德作为拥有全球新药R&D和生产服务能力的平台公司,将继续受益于R&D在制药行业投资的稳步增长。
【/h/]未来经济学家应用程序信息部分
【/h/]有关该行业的更多研究和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R&D外包(CRO)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h/]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的内容需要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h/]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人APP中找到,您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