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景灯光让城市“晚妆”更动人
3月3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今年我市将提升核心区照明,拉动夜间旅游和夜间经济,探索政企共建模式,共建共享“美味”湛江。(3月4日《湛江日报》)
夜景照明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宜居宜业环境的现实路径。在打造“美味湛江”文化旅游品牌的背景下,相关部门着力编制《湛江市城市建成区夜景照明专项规划》和《湾两岸核心区夜景照明详细规划》,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元素,完善夜游服务体系,提升核心区景观照明品质,将对进一步彰显湛江“城乡美、自然美、文化美”起到积极作用。
夜景照明是城市的“晚妆”。它的影响几何?
夜灯首先“照亮”夜间经济。凤笛动,玉壶转,鱼龙舞通宵。虽然古代没有灯,但有许多“夜市”可以照亮一些地方。如今,照明不仅发挥着照明的作用,还对我市促消费、稳就业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一湾两岸”中,坡头区的“奥体夜市”与经开区的“天光街”相得益彰,持续推动“海滨夜市”在社交平台上的热度。来到湛江,赏海景、叹海风、在海边吃夜宵已成为许多人“打卡清单”中的必备项目。
夜灯“照亮”了一座城市的脉络。如今,“观光旅游”已迅速转变为“体验旅游”。来到一座城市的游客不满足于“打卡”拍照,还需要深入体验其中的“烟火气”和“文化味”。夜幕降临后,以本土文化为基础,运用数字多媒体、3D投影、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将城市之光与文明之光相结合,以夜景灯光讲好“湛江故事”,无疑将是一次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对于游客来说,通过“晚妆”看到城市的“内涵”是一种新鲜的感受。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夜间照明也可以“照亮”我们的伟大文学之旅。夜间照明的有序规划不仅可以繁荣夜间经济,还可以促进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发展。一盏夜灯一旦成为“打卡点”,必然带来“场景+”的蝶变。草坪音乐节、营地灯光秀、后备箱市集、免下车影院、街头嘉年华等多元化“新鲜玩法”也将接踵而至。这无疑是各地发展大文化旅游的新机遇。
夜间照明虽然好,但“亮度”要有“度”。
一些城市的夜景亮化“天衣无缝”,以至于被市民和网友“夸张、混乱、明亮”。有网友说:“最可怕的是树上挂满了灯泡,开车经过时眨眼睛很危险。”“有些名胜古迹晚上也亮了,古人不敢认。”一些城市之所以在夜间被一些人“穿得很重”,是因为他们在照明方面真的“用力过猛”。过多的光线和高亮度不仅会损害人们的视力并带来视觉疲劳,还会带来光污染并影响生态环境。也有人提出,城市夜景照明在追求“美”的同时也不能“贵”——城市夜景照明也要注重能耗。所有这些事情都必须由相关部门在规划夜间照明时仔细考虑。
让城市的“晚妆”更动人,是一门“绣花”功夫。让我们拭目以待展现“美味湛江”新形象的“晚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