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建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3月1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雷州医院揭牌,标志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雷州。(3月2日《湛江日报》)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的重要举措。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雷州医院揭牌,为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做出了新的探索。
客观而言,优质医疗资源始终处于短缺状态,结构性失衡加剧了“看病难”的矛盾。分流大医院,实行分级诊疗一直是医改的目标。但很多时候,患者并不那么放心并认同基层医院。比如我担心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不够好;基层医院不像大医院那样有相对完善的急诊和夜间会诊服务;一些疑难杂症在基层医院得不到有效治疗,最后还是得去三甲医院。久而久之,一些患者对基层医院失去了信心,宁愿一步到位去三甲医院。因此,城市三级医院将出现“看病难”,主要表现在就医过程中,表现为排队时间长、等待时间长,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降低。
可以说,人们青睐市区大医院的原因是为了获得优质资源。因此,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加快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把更多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基层群众的“家门口”才是治本之策。
报道中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雷州医院揭牌”实际上是“粤医附院通过托管方式将区域领先的医疗技术、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引入雷州,推动雷州市人民医院向高水平医院发展”。其本质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留在基层,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实惠的医疗服务。
我们可以看到,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云医疗”“云诊疗”“远程查房”等新技术。“通过两块智慧屏,雷州的老百姓和基层医生可以直接与上级医疗专家甚至省级医疗专家对话。”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推动了“云医疗”的落地。粤医附院与雷州的这一轮新探索,或可在推进分级诊疗、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湛江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多渠道增加基层专业人才“供给”是关键举措。基层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基层首诊是疾病防治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如何借助广东医科大学和粤医附院的资源,打造一支强大的基层医生队伍,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期待有关各方加大探索步伐,让家门口的“医生”更扎实。
湛江云媒体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