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腾讯字节,你们不要再打了!
【/h/](来源:摄图网)
【/h/]作者|穆胜咨询研究院来源|穆胜咨询(ID: HRM-Yun)
【/h/]从前天21日起,腾讯旗下热门手机游戏《王者荣耀》获得了在Tik Tok进行直播的全面许可。2019年,Tik Tok被法院裁定禁止直播《王者荣耀》。时隔五年,腾讯主动放开直播权,意味着其与字节在游戏领域彻底拆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h/]事实上,腾讯和字节跳动的“拆墙”早有端倪。2023年4月7日,腾讯视频与Tik Tok合作《破冰》。双方将探索长短视频联合推广和短视频二次创作。其中,腾讯视频将向Tik Tok发布长视频版权授权,并明确二次创作的方式和规则。
【/h/]这次牵手向法官告状释放了什么信号?
我
【/h/]腾讯和字节跳动的“梁紫”
【/h/]腾讯和字节跳动是2018年以来最受关注的敌人,其关注度甚至超过了电商,双方对抗的精彩程度不亚于手机厂商的互拆。
【/h/]前者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旗下拥有游戏和社交网络等核心业务。后者作为最受关注的创业公司,在信息流推送和短视频的竞争中“杀出重围”,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h/]双方PK的焦点之一是游戏版权。自2016年以来,腾讯多次起诉字节跳动,指控字节跳动直播腾讯游戏侵犯版权。仅在2019年,相关诉讼就多达15起。
【/h/]据不完全统计,腾讯与字节跳动拉锯多年,留下了上千条相关司法风险,其中字节跳动基本指控微信禁止其产品的链接分享,涉嫌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腾讯主要指责Tik Tok侵犯了产品传播权和产品版权。
【/h/]直到2021年6月3日,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才把这场头腾大战推向了“巅峰”。他声称短视频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太强大了,他喜欢的“猪食”都是“猪食”,并怀疑Tik Tok具有低俗内涵的短视频影响了用户的思想。
【/h/]第二天,字节跳动也“碰巧”在其官方微信账号上做出了回应,发出了一条“字节跳动被腾讯封禁大事记”。一篇52页的长文指责腾讯垄断竞争,并详细描述了2018年至2021年字节跳动产品被腾讯封禁的经历。
【/h/]图1:“头腾大战”大事记
【/h/]来源:穆胜咨询公司。
【/h/]自2017年以来,字节跳动一直在资讯、短视频和游戏领域向腾讯发起挑战。2022年,字节营收超越腾讯,一度占据上风;然而,当我们继续向腾讯的“腹地”游戏领域挺进时,字节却屡战屡败,不得不大规模撤离。
【/h/]如今,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曾经的对手也有了合作的可能。那么,他们如何才能走向“双赢”呢?
二
【/h/]双方“化敌为友”
【/h/]对于腾讯来说,通过平台扩大内容的影响力是他们的目的。
【/h/]长期以来,腾讯在游戏、音乐、体育等领域几乎所向披靡,但在短视频领域却是个例外。
【/h/]图2: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主要尝试。
【/h/]来源:穆胜咨询公司。
【/h/]尽管腾讯拥有微信视频号,并在短视频领域进行了许多尝试,并在短视频市场投资了几家短视频平台,但其自有短视频产品并没有像Tik Tok那样赢得用户的青睐,也没有从Tik Tok那里抢走流量,而是让Tik Tok越做越大。
【/h/]在虎牙斗鱼合并失败、企鹅电竞关停后,原腾讯直播平台的游戏头部主播也迁移至Tik Tok。
【/h/]尽管腾讯打通了旗下多款游戏在视频号的直播,但腾讯游戏仍无法在微信生态中“吃得饱”,流量焦虑迫使腾讯不断前往Tik Tok、爱卡汽车、哔哩哔哩等平台进行流媒体直播。
【/h/]对于腾讯来说,通过与Tik Tok的合作,不需要投入太多资源来支持一个新平台,也可以利用Tik Tok在短视频领域的优势获得更多流量和曝光,从而为腾讯游戏注入新的动力。
【/h/]对于字节来说,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内容IP来加强平台。
【/h/]字节跳动已经成为短视频领域的行业领导者,但它在游戏业务方面的进展并不顺利,这迫使字节跳动调整了游戏业务。
【/h/]图3:字节跳动游戏业务的发展历史。
【/h/]来源:穆胜咨询公司。
【/h/]字节首先在虚拟现实业务PICO大规模裁员和转移工作岗位。随后,字节跳动的子公司慕童科技也宣布被出售,最近,该公司将收缩游戏业务。
【/h/]被业内戏称为“曾经没有预算,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预算”的土豪制造商字节跳动也在削减业务,这表明“地主家没有余粮”。过去,字节跳动总是追求“大而全”,项目不集中,资源分散,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有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更具创新性和想象力的项目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不确定的前景和危机。
【/h/]对于字节来说,拿到腾讯热门游戏的内容IP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利用Tik Tok在短视频领域的流量,丰富内容生态;二是可以合法使用腾讯最受欢迎的素材创作衍生内容;第三,它可以通过直播《王者荣耀》和其他腾讯游戏IP来增加其游戏广告和游戏直播业务的收入。
三
【/h/]大厂商的攻防
【/h/]互联网行业崛起初期,红利巨大。以资本为底层的大公司都是靠流量驱动的,用户池是他们商业价值的核心。因此,他们不仅在强化母公司业务,还在不断尝试新赛道进行战略布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用户场景”。每当一个大厂布局一个新的赛道时,它都会花很多钱,疯狂占领一个位置,抢夺人才、合作伙伴和流量...在这些尝试中,大厂之间难免互相践踏,竞争大于合作。你没发现互联网大公司老板中互相欣赏的“好朋友”反目成仇的有好几对吗?
【/h/]“头腾大战”的爆发就是典型。一方面,这是双方对流量的争夺。彼时,头条以“流量新贵”的角色向流量老大哥腾讯发起强势冲击,双方都希望抢占“用户时长”。另一方面,这也是双方对于用户场景的争夺。腾讯曾经坚持短视频业务,头条也高调进入游戏赛道。双方都想从对方的“领域”中分一杯羹。在强者通吃的互联网逻辑下,各大厂商都奉行大举进攻的策略,这场战争不可避免。
【/h/]但目前,各大公司也进行了战略调整。随着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和经济寒冬的到来,各大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转变思路。他们开始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将资源集中在战略领域,依靠自己的核心能力开辟自己的“主战场”,追求更高的效率(生产比率),赢得生存空。
【/h/]如今的大厂商都有着较为稳定的业务布局。说白了,他们就是想砍掉那些不赚钱、没前途的业务,把资源和精力集中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做到“强者恒强”。
【/h/]这无疑是理性的。在有限的资源下,大规模的进攻无法持续太久。自2020年推出视频号以来,腾讯逐渐放弃了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微视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字节几乎在2023年解散了游戏团队。
【/h/]既然双方都开始专注于自己的核心赛道,自然会有空合作,共赢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今,双方都很稳定。在降本增效、强化利润导向的共同利益格局下,资源开放对双方都有利。
【/h/]我们大胆猜测一下。谁会是下一对牵手告状的法官?要说,互联网商业世界真的越来越有趣了!
【/h/]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咨询(ID: HRM-yun),作者:穆胜咨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