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 从六方面持续提升首都公共卫生健康安全韧性
北京商报今日讯(记者程铭劼)1月20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智慧城市持续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联席会议上发言时表示,首都安全稳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立足现有对策,从提高重大传染病有效应对韧性等六个方面持续提升首都公共卫生健康安全韧性。
刘指出,北京作为一个国际特大城市,与世界上新出现和突发的重大传染病只有一个飞机门的距离。北京人口密度高,极端天气增多,国际形势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未来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健康和安全挑战。建设韧性城市,就是面对威胁少打“遭遇战”,打好“阻击战”,打好“伏击战”。她提出的持续改善首都公共卫生健康和安全的“六个方面”复原力包括:
首先是提高重大传染病的抵御能力。加强特大城市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预警,发挥首都科技优势攻关研发新试剂、新疫苗、新药物。
二是提高应急医疗救治保障韧性。加强全市医疗资源科学合理布局,新建和改造医院,强化分级诊疗,满足急诊救治需求。
三是提高应急医学救援能力的应变能力。配备适应恶劣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医疗急救车辆,加大基层院前急救设施建设,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情况下的紧急医疗救援能力。
四是提高基层网络底层支撑的韧性。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儿科、老年医学和精神医学方面的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团队,构建坚实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五是提高超大型城市应急保供韧性。不断提高应急和医疗物资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固化协同保障动员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供应。
六是提升智慧城市信息服务韧性。实施城市数字化治理,通过“三医联动”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互联网医院,提升城市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
(责任编辑:周文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