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国网荆州供电的夜会有点不一般
眼光偏激的记者高伟。
通讯员雷胡斌
晚上8点,湖北省潜江市诸暨市110千伏输变电项目部灯火通明,业主项目部组织的项目夜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项目部人员针对次日作业风险点讨论安全措施,认真梳理春节前作业任务。
“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基础设施管理的新途径,夜会是基础设施管理的有效尝试。主要解决大家白天工作繁忙,难以及时进行集中交流、讨论、总结和工作安排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举办。”1月17日,国网靖州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文森特告诉吉姆记者,自去年夜间会议制度试点以来,该公司的急难险重项目高效有序推进,没有出现“窝工”和各类安全质量事故。现在夜会制度已在所辖基建项目全面推行。
三方协商与思考
“我是党员,江南电网优化工程的一名共产党员。我郑重承诺,积极发挥项目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我的班组成为‘尖刀班’,让我的班组成为‘排头兵’,用党员的先锋力量推动违建创建工作。”2023年3月20日,江南电网优化工程党员先锋队在第一次夜会上郑重承诺。
当天,江南电网优化项目部依托夜会平台,围绕人员思想转变、工程攻关、能力素养提升等方面开展理论学习研讨。
“其实一开始,我也有过抵触情绪。我觉得夜会只在晚上开,没什么特别的,也耽误了大家休息。”江南电网优化项目业主项目经理陈林在谈及对夜会制度看法的转变时说,“但逐渐通过夜会制度,我发现大家拧成了一股绳,项目顺利推进。我每天都能准确掌握现场计划、安全和进度,我知道如何管理。”
据了解,通过汇聚三个项目部的力量,集思广益、攻坚克难,持续推进项目高效建设,为项目攻坚目标共同努力。同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引导一线员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夯实生产前哨的“安全防线”。
提前干预,确保畅通
宜昌-荆州江南220千伏电网优化工程作为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2023年重点推进的“老大难”项目,受多重因素影响停工两年。项目重启以来,工期紧、任务重、协调难度大、现场队伍多、安全风险高等诸多问题交织叠加。
工程部通过坚持每天召开夜会,与负责人共同编制和审核第二天工作票,重点关注高风险作业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作计划和派驻人员分工的合理性,可以节省近90%的时间填写第二天的开工文本。与此同时,每日工作计划的执行率从最初的不到60%逐步提高到99.2%。
据介绍,为确保各作业层的班组建设不因外界因素而停止,项目部积极邀请调度、物资、地方公司等承包商参加项目夜会,提前落实物资、停电、绿赔等工作,最终如期实现攻坚任务。
“一切都在前方。我们提前谋划、提前介入、提前部署,在问题发生或可能发生前尽最大努力做好准备,尽可能确保工期不受各种因素影响。”陈林自信地说。
及时了解问题。
“今天的工作计划完成了,各级都没有查处违规行为。明天将有三级操作风险,请相关人员落实上岗要求。”靖州海子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业主项目经理在当天的工程夜会上小心翼翼地提醒金平。
据了解,项目部将根据近期作业计划、作业风险和管理需要自行确定夜会频次,必要时坚持每天召开,避免流于形式之风。
同时,通过夜会总结工作进度、安全、质量、违章等情况,梳理第二天及下阶段作业计划,结合天气、民调等情况及时调整人员、机具、材料、设备等关键要素,提前分析堵点问题,确保作业计划有序实施。
“晚会内容将以‘文字’形式形成日报,会后发布到各级管理微信群,并由专门部门审核把关。”介绍给金平。
目前,荆州海子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建成投运,比原计划提前4个月,为当前迎峰度冬带来暖意。
“下一步,荆州公司将全面深化夜会制度提质增效,进一步推动与各专业有效融合,助力电网建设有序推进。”文森特说。
(责任编辑:董萍萍 )